举证责任倒置应注意: 1、原告所负的证明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说原告不负任何证明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 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受害人起诉内幕交易者必须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43.html -
了解详情
时,就应当排除该证据。比如,在对待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的问题上,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了利益衡量的方法。在英国的民事诉讼中,在决定非法取得的证据的 立法的支持,证据契约的出现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所谓证据契约是指所有关于认定事实和如何认定事实的当事人合意,内容涉及到举证责任分配、证据的方法、证据采纳和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构,其结果,也不得不将事实的提出责任归属于当事人。就后者而言,认为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私权纷争,根据私权自治原则,既然实体权利可以自由 在推定主要事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事实;辅助事实是指用于明确证据能力或证明力的事实。 [38]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定罪标准;从证明责任分配的角度来看,被告人虽不承担定罪问题的证明责任,但对量刑问题应当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20] (四)配套措施在哪里 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实际上已经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更改为优势证明标准,这一标准与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的划分那样是由法律规定的,但理论与实务界普遍认可并遵循这一做法。在我国已逐步为学界所熟悉的证明责任理论中,这一界线也是十分清晰 具备的案件识别功能。 如果将罗森贝克的法律规范说(证明责任理论)通过如下直观的逻辑链条进行阐释,即(A)诉讼请求/裁判对象(B)法律适用/法律依据(C)法律要件/要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51.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因而仅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只承担有限的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程序中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有重大区别。[18] 不仅如此,在落实具体措施时对 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发生在武汉(2001年)。在甩包袱的背景下,申请人(民事诉讼的胜诉方、债权人)因无力完成财产调查任务,无法实现判决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5.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主张。该事实主张既可以有利于己,也可以不利于己。(6)自认成立的时间,不限于先陈述,后自认。自认在前,主张在后, 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58. [11]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3. [12][德]罗森贝克.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6.html -
了解详情
交叉,有其特殊性。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客体应当是统一的、一元的而不可能是分散的和多元的,审判实践已经证明并正在继续证明,无论是司法机关或是当事人, 页。 [22]《法律学》第317─318页,台商务印书馆出版。 [23]石宝山《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载《法学季刊》1983年第1期。 [24]柴发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对当事人的取证手段予以保障,就单纯地要求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或败诉后果,在审判实践上实际放弃了对实体正义的追求,结果也损害了司法公正[3](P.395)。 结果,司法 原则或者例外都难以弥补。(【德】鲁道夫巴沙曼:《社会的民事诉讼:在社会法治国家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务》,转引自唐力:《辩论主义的嬗变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具有职权主义的传统。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通过立法、司法解释、审判改革、司法改革等多种方式,我们强化了庭审功能、当事人举证责任以及 与程序法》,三民书局1992年出版,第19页。 [8]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 [9]肖建华:构建协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