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之中,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实际上是采纳了肯定说的观点。 3. 原则肯定说、折衷说 主观超过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盗窃罪属于断绝的结果犯⑦,这样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属于对于目的犯种类和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概念的误解。张明楷教授的近作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7.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之中,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实际上是采纳了肯定说的观点。 3. 原则肯定说、折衷说 主观超过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盗窃罪属于断绝的结果犯⑦,这样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属于对于目的犯种类和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概念的误解。张明楷教授的近作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9.html -
了解详情
以集资诈骗罪来说明这一问题。在集资诈骗罪的罪状中明确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应当为直接故意犯罪,当然也应当包含既遂、未遂、中止和预备四种 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具体实施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有效控制的行为。 行为人在实施非法控制或支配他人财物的行为之后,尚未具体实施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有效控制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5.html -
了解详情
改变了主意,将财物放置或者加以利用,在这种场合,因为行为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自然不构成盗窃罪,但也不会出现无法定罪的局面 概说(各论)》,有斐阁1992年日文版,第192页。 [10] 参见刘明祥:《论目的犯》,《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 [11] 参见[日]中山研一等编:《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9.html -
了解详情
了金融诈骗人种犯罪。这种立法方式可称之为堵漏型立法,即对于某种多发性且在行为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犯罪,立法者尽可能明确而详尽地列举其某种具体的犯罪 的不成文构成要件,那么刑法为什么对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又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对于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来说,如果立法上不明文规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0.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之中,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实际上是采纳了肯定说的观点。 3. 原则肯定说、折衷说 主观超过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盗窃罪属于断绝的结果犯⑦,这样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属于对于目的犯种类和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概念的误解。张明楷教授的近作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9.html -
了解详情
于合同履行阶段。根据刑法第224条之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由此说明,合同诈骗罪的 的转移。[9]笔者认为,只要被骗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把某种财产转移给对方占有,而根据自己的自由意思做出此种决定,就应该认为具备了交付(处分)的意思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34.html -
了解详情
、绝对化,有客观归罪倾向,而97刑法则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诈骗的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特征作为并列条件,突出和强调了行为人 合同诈骗。恰恰相反,应当认真区分“借鸡下蛋”中的合同诈骗行为,及时给予打击,以充分保障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给犯罪分子利用“借鸡下蛋”进行合同诈骗的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58.html -
了解详情
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采用这种用法,提出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提法。此种提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通说,1997年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 因而不可能构成盗窃罪。对此大多法系国家大陆在刑事立法上专门设立有“使用盗窃罪”以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值得中国刑法借鉴。(四)盗窃罪数额认识错误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5.html -
了解详情
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由于受到传统诈骗犯罪构成模式――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意图非法改变公私财产所有权”的特征的影响,致使法院在审理金融诈骗犯罪时面对控辩 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座谈会明确指出,金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2]马克昌:“论金融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人民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