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81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离职本是一种违约 。如果劳动者是依法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要审核劳动者辞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96.html -了解详情
的除外。 问:如果我不辞而别,算是违法行为吗? 答:如果您因个人原因离职,不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司法实践中会被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 合同法对此做了修改,规定需提前3日通知。辞职者需注意:试用期提前3日通知,法律未要求一定使用书面形式,从举证角度考虑,建议您不要偷懒,同样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078.html -了解详情
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有的企业要求劳动者在试用期承担违约责任。三是仅仅订立一份试用期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仅与劳动者签订一份 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因处于试用期而产生的劳动争议已经越来越多,如试用期被辞退、试用期辞职是否交纳违约金、试用期辞职应否赔偿用人单位培训费等等,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72.html -了解详情
”,法律并未规定一定得采取书面形式,从举证角度出发,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并且要求劳动者签收。(2)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也应当事先将理由 的动议系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3、非过失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464.html -了解详情
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无须支付代通金。 2、劳动者未提前三十日提出辞职的,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一个月的代通金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 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在试用期如果企业要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要提供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401.html -了解详情
第623条第1句强制规定劳动合同之终止无论单方还是双方行为,单方终止中无论是解雇还是辞职需采用书面形式,且于第2句规定,书面形式不包括传真或者电子邮件方式。[14] 日延至历月的最后一天(第2款);雇员尚处在不超过6个月的试用期,解雇期限为2周(第3款)。 根据私法自由精神,法定解雇期限可以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28.html -了解详情
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条款规定来看,职工可以自由选择辞职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唯一限制条件是:提前30天书面告知单位就可以。那么作为 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86.html -了解详情
第623条第1句强制规定劳动合同之终止无论单方还是双方行为,单方终止中无论是解雇还是辞职需采用书面形式,且于第2句规定,书面形式不包括传真或者电子邮件方式。[14] 日延至历月的最后一天(第2款);雇员尚处在不超过6个月的试用期,解雇期限为2周(第3款)。 根据私法自由精神,法定解雇期限可以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31.html -了解详情
单位手中,应当举证责任倒置,即由用人单位举证,否则承担对其不利后果。实践中,无论仲裁还是诉讼,没有很好贯彻,劳动者主张比较困难。四、五 单位批准,也就是说劳动者辞职没有实质条件的限制,只是必须依法履行通知义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034.html -了解详情
从其约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 条例》实施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在《条例》实施后发生的劳动者辞职行为,应按《条例》规定执行。从兼顾公平的角度出发,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辞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412.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