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存在着一个认真对待人格权制度在民法典中地位的问题。德国民法典对人格权的薄弱规定被公认为其不足。[4]德国的学者也已开始对其民法典进行反思,如梅迪库斯认为 同一切“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武器,这必将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人格权独立成编将在法律上确认一种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的罗马法涌入了这个真空。在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的影响下,德国民法典完成了对德意志民事习惯的继受,与此同时,通过法律科学和法院发展和完成了 月第1版,第729页。 [162] 我国法学理论来自前苏联,而前苏联的法学深受德国概念法学的影响。随着俄国1922年民法典的公布实施,重视概念和理论构成的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2.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来对人格权作出赋权性规定。受萨维尼影响的德国民法典,之所以仅仅在姓名后面加上了一个“权”字并以权利称之,而在诸如“身体、健康、生命、自由”后面没有 变为客体的任何可能。当德国的判例在创设“一般人格权”时,也是基于宪法的规定而与民法典第823条加以联结而成。这对我国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正面赋权性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87.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一修改对起诉中断时效的规定将带来什么影响?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时效从前次起诉状送达被告时中断,从而发生了与旧《德国民法典》第212条基本相同的效果。无独有偶,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30条、131条在此点上也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13.html -
了解详情
应回到罗马法那里寻找思想源泉。在罗马法,整个私法分为人法和物法两个部分,因而我国民法典也应具备人身关系法和财产关系法两编。人身关系法对应于罗马法的人法 受了德国民法典的影响。[57] 然而,我们应采德国法的理由还不止于此,正如拉德布鲁赫指出的那样,德国民法典是一部经典意义上的市民的民法典,一部体现市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9.html -
了解详情
限。然则,参与制定中华民国民法的学者是对禁止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加以区分的,[18]可以设想,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1条就是对《德国民法典》第134条进行批判改造的 与适用》上册,新华出版社199!〕年版,第163页。关于书面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参见前注[7],王轶文。 [29]参见前注[8],史尚宽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42.html -
了解详情
限。然则,参与制定中华民国民法的学者是对禁止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加以区分的,[18]可以设想,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1条就是对《德国民法典》第134条进行批判改造的 与适用》上册,新华出版社199!〕年版,第163页。关于书面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参见前注[7],王轶文。 [29]参见前注[8],史尚宽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000.html -
了解详情
异曲同工之妙。两厢比较,是非短长值得我国借鉴。 (一)二元化之下物与一元化之下的产 在德国,民法典对公物法的影响较大。可以说, 2006年第1期;尹田:《无财产即无人格 法国民法上广义财产理论的现代启示》,《法学家》2004年2期。 [24]所谓概括财产权(les biens patrimoniaux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14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就被认为属于大陆法系[2].研究大陆法系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总结我国法制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利于探索加强和完善我国法制的途径,探索澳门和台湾回归后中国 ,作为民律起草之基础。此种作法,亦为受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影响的标志。德国民法典的制定,是在萨维尼“历史法学派”理论指导下广泛采取民族习惯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0.html -
了解详情
上受德国民法典的影响外,旧中国的民法学者(包括一些法官)也大都是对德国民法有较深知识的人,因而德国民法的理论也由此影响到旧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近期会更加扩大,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研究、探讨德国民法典,从其中取得经验教训,以促进我国的立法工作和研究工作,仍不失为我国民法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