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虽无造成第三人死亡之意却造成了第三人死亡之实的情形。如果犯罪人明知必然会打中无辜的第三人,则应认定其具备致使该第三人死亡的心理,排除其 与减轻处罚,而非仅指从轻或仅指减轻,因为相对社会实践的无限性而言,立法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限的,还要给法官留下裁量的余地,但对是应当从轻处罚还是应该减轻处罚,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0.html -
了解详情
过当、避险过当、胁从犯、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从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的前提下,也可以提交辩护意见并提出相对不起诉的建议。当然,这需要我们准确理解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深刻领会相关规定中适用不起诉的情形。(三)促使轻微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61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19]刑事和解是我国司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5.html -
了解详情
的,除存在被告人逃跑、串供、重新犯罪等具有人身危险性或者可能影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情形外,人民法院一般可不决定逮捕被告人。 四、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政策 宽以济严,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依法应当或可以从宽的,都应当在量刑上予以充分考虑。 27、在对较轻刑事犯罪依法从轻处罚的同时,要注意严以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97.html -
了解详情
会出现所谓典型案例学理依据不充分、甚至不同案例相互矛盾的情形,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这些典型案例的指导效力。[13]这与其说是效力问题,毋宁说是一个指导性 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37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存在自首以及赔偿了被害人家属部分经济损失这些从轻处罚的情节,就将死刑立即执行改判为死刑缓期执行。这里存在的质疑意见是:本案是否应当适用司法解释关于民间纠纷 杀人当然不属于犯罪较轻的情形。但我国刑法对自首的处理采取的是裁量性的而非强制性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制度。因此,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如果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6.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在法定刑与宣告刑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而不能将量刑基准与从重从轻处罚的基准一视同仁。[3] 二、量刑的衡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智力活动 (死刑立即执行),但如果李某具有投案自首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对李某从轻处罚时可考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减轻处罚可在无期徒刑点上量刑,而不宜一下子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26.html -
了解详情
局限性可见一斑。从这个意义上说,审判前的量刑辩护仅适用于或者限定在提起公诉的案件与侦查机关拟指控的罪名完全相同的情形。除此之外,其适用性会大打折扣。 的一般形态。 四、量刑辩护的内容 量刑辩护的内容,主要围绕法定或者酌定的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展开。法定量刑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应当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508.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对于事实、证据存在重大缺陷并可能影响到死刑案件正确判决的情形有权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提起抗诉,对于抗诉的案件最高法院必须开庭审判。同时被告人对于事实证据 的事实和证据,大胆的检举揭发其他犯罪事实,从而获得减轻处罚或从轻处罚。同时,律师通过对整个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案件证据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3.html -
了解详情
或免除刑罚制裁的目的。一般地,律师应从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或免除处罚情节以及酌定从轻情节两个方面进行辩护。 1、关于法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情节。 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那些“视同自动投案”的情形进行着重研究和分析,判断被告人是否符合自首条件。 (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5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