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2期 【摘要】中国法律起源学说的发展轨迹和非自洽性,是审视现代法学话语建构的样本之一。法学界在1980年代 相继有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侯外庐等运用唯物史观论及中国古代国家起源问题,掀起中国近代中国社会史论战。[1]此论战的兴起,除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98.html -
了解详情
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杰斐逊等一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家逐渐创设、发展和完备了近代法治主义思想,并以大革命以及独立战争的伟大实践将法治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0页。 [5] 参见张文山:《论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族法》,载《思想战线》1997年第1期。 [6] David Harri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002.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下, 我国古代认定犯罪的方式却体现了客观归罪或主观归罪的明显特征, 其犯罪构成的罪过责任和结果责任几乎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整个时期, 刑事政策与犯罪构成 起罪刑法定的使命, 而不应仅仅是防卫社会的功能。因此只有在近代具有法治精神之刑事政策的土壤下才能催生出犯罪构成, 而在传统封建中国, 根本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4.html -
了解详情
]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中华法系,尽管有着发达的刑律制度和律学研究,也孵化了丰富的刑法思想并对周边诸国产生深远影响,但其旨趣与抱负,却是与近代以来发轫于 的变革与日本影响,载李贵连着《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88页。 [35]梁启超:《论译书》,页50。 [36]陈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6.html -
了解详情
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杰斐逊等一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家逐渐创设、发展和完备了近代法治主义思想,并以大革命以及独立战争的伟大实践将法治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0页。 [5] 参见张文山:《论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族法》,载《思想战线》1997年第1期。 [6] David Harri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7.html -
了解详情
们关于法治的解说连同关于自然法、自然权利和民主的思想为锻造近代法治概念和法治的政治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理论资源17,而且,在通过接引西方学说而启蒙变法的 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这里应注意的是,要把法律的一般特性与法律的特定品德区别开来,把法制与法治区别开来。我们可以说法律具有强制性、规范性,这是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0.html -
了解详情
之前,也就不可能达到这种巨大智慧和深入思考的程度。”[102] 即便是英国的法治的自由政体,也难免不尽人意。休谟主张君主政体,并不是因为他尽善尽美,而是因为 有过深入的研究,相当熟悉古代政治学家对于古代共和制的褒贬论议。一般说来,在西方政治理论中共和政体就其形态上来说又分为古典的与近代的两种类型。古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html -
了解详情
的途径,引礼入法就是其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表达。道德在中国古代被誉为法上之法,法律史上所谓的引礼入法,就是法律的 【注释】 [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 [2]史凤仪.中国法制历史中礼与法的关系[J].中国法学,1988.(3):105. [3]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71.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封建特许权制度的存在与近代知识产权法的产生缺乏历史的链接,中国未能完成这一历史性转变,其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统文化心态和思维 期。 [50] 参见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5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46.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社会作用所要达到的目的,反映的是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其实,在中国古代法制思想中,并没有具体的现代意义的法的价值的系统思考和研究,这里的现代意义上 比法治更久,但都不过是借德治之名而施人人治之实,而近代中国的法制进程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法治与德治(人治)的斗争的历史。20世纪的前50年的历史学界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