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疑问最终会归结为:宪法学的法学方法应当如何展开?从宪法文本出发,应如何科学的得出结论?纯粹形式的方式论体系能否保证得出实质的结论?科学或者逻辑的方式 是必须的,那么对宪法学来说,教义学的规范分析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对于中国而言,一个基于宪法文本的教义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宪法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28.html -
了解详情
早在1993年就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论文《程序比较论》 [44],这篇文章对于中国法学界系统展开关于程序正义的理论研究具有奠基性意义。季卫东教授 制度设置是否实现了所预期的功能作出评价。实证宪法学和政治学或政府学的研究的关系极为密切。 [48]张教授所期望的中国法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75.html -
了解详情
终于未能再进一步,这也妨碍了规范宪法学发展出一套体系化的、逻辑井然的理论体系。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都认为自然法这种道德本体理论存在致命缺憾,并且会对实证法 及其限度》,《政法论坛》2007年第4期。 [4]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载《制宪权与根本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436.html -
了解详情
阶级结构及其代表结构,并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代表,这是一个基本的政治事实,也是根本的宪法原则;用宪法学的理论言说,中共中央是人民制宪权的常 政治性宪法形式做出了简要列举与排列。[77]其三,正因为存在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混同使用的问题,加之缺少理论体系的支持,下述问题也就自然不能进入宪法学者的视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91.html -
了解详情
阶级结构及其代表结构,并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代表,这是一个基本的政治事实,也是根本的宪法原则;用宪法学的理论言说,中共中央是人民制宪权的常 政治性宪法形式做出了简要列举与排列。[77]其三,正因为存在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混同使用的问题,加之缺少理论体系的支持,下述问题也就自然不能进入宪法学者的视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6.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更新概要》,《法律科学》,1993年第1期;董和平:《也论宪法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重构》,《法律科学》,1994年第5期;童之伟:《用 〈宪法〉》,《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4]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25]参见[日]芦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51.html -
了解详情
早在1993年就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论文《程序比较论》[44],这篇文章对于中国法学界系统展开关于程序正义的理论研究具有奠基性意义。季卫东教授从 制度设置是否实现了所预期的功能作出评价。实证宪法学和政治学或政府学的研究的关系极为密切。[48]张教授所期望的中国法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79.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主要命题,已有获得证立的理论体系。4、该理论体系内的“问题域”和“命题群”是开放性的。那么,什么是宪法理论呢?宪法学,究其根源,是研究“权利-权力” 洛克的这个政治共同体就是政府。卢梭和洛克的契约论是近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以此理论建立起来的民主政府在多数情况下,运行良好,个人在这种民主制度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08.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被认为相对粗糙和漫无体系[10]。尽管当代宪法学的另一个典范美国宪法学中并非没有以追求封闭完美体系为目标的学者,[11]并且美国的基本权利理论也有着非常高明的体系化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许德风:《论法教义学与价值判断:以民法方法为中心》,《中外法学》2008年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99.html -
了解详情
从这一立场出发展开对某个具体宪法问题的研究,甚至建构宪法学的整个理论体系,[32]笔者将这种研究指向称之为方法论偏好。 对于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偏好而言,本身无可厚非,但欲使 年第3期;汪祥胜:《政治宪法学的中国式表达》,载于《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杨陈:《论宪法的规范性》,载于《苏州大学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