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侵害时获得保护。诸此种种,使得德国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相当不完备,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格权保护的需求。有鉴于此,联邦德国最高法院根据《 所保护的客体界定为财产、人身而非财产权、人身权。虽然这一做法似乎是有意为之,因为在1986年2月的《民法通则》草案(修订稿)第104条第2款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52.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文关怀层面理解。现代民法较之于传统民法,不仅仅强调对财产权的保护,而且强调对人身权的保护,甚至是优位保护。为强化对受害人的保护,总体上,各国在侵权 的民事立法历程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佟柔提出商品经济论主要是从民法对交易关系的作用来构建整个民法体系。此种思想奠定了民法的基本框架和理念,其论证的逻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3.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结构,而价值取决于社会文化发展。 2.人格权冲突就是人格利益冲突 利益是权利的客体。财产权的客体是财产利益,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不同的 ,赋予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第二,规定民事权利的行使规则;第三,规定对民事权利的保护[8]。上述三项内容三位一体,构成民法的全部内容。其中第三项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63.html -
了解详情
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的尊严备受尊重,人身权的地位日显重要,对人身权的保护更趋周密,民法自然不能对这种权利的保护加以时效限制。对此, 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27]谢鸿飞:论潜在损害的诉讼时效,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8]梁慧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9.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标志,各国立法、司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强,其法律类型与内容都得到了极大丰富。社会经济与法治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必须在民法体系中充分体现人身权的重要 作者简介】 苟军年,单位为兰州交通大学。 【注释】 [1]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2]王利明主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90.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保护方法;不成文国家则专设侵权行为法部门,加强对人身权的保护。 侵权行为这一概念直接源于罗马法的私犯概念,在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第一次使用 平服受害人的精神创伤、感情伤害等。而且在国际上,这种抚慰金赔偿的适用,有日渐扩大范围的趋势。 当然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方法,还包括其他方式,如《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26.html -
了解详情
量化的科学性。因此,若以不可捉摸的因素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势必造成权利客体的不可捉摸而难以物化和量化。从而,民法对该项权利的保护也就无从着手,此项权利制度 损失的衡量,通常应把握可预见性、相关联性、最近性、可能性。[12]侵害人身权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有莱布尼兹公式和霍夫曼公式来计算。在财产损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7.html -
了解详情
(5)延伸保护说。我在《公民身体权及其民法保护》一文中提出,死者利益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其生前享有权利的保护在其死亡后,再沿续一段时间,转由死亡公民 民事主体的先期人身利益和延续人身利益为法益,就确切地表明,法律以对民事主体人身权的保护为基础,向前延伸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先期人身利益,向后延伸以保护民事主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8.html -
了解详情
量化的科学性。因此,若以不可捉摸的因素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势必造成权利客体的不可捉摸而难以物化和量化。从而,民法对该项权利的保护也就无从着手,此项权利制度 损失的衡量,通常应把握可预见性、相关联性、最近性、可能性。[12]侵害人身权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有莱布尼兹公式和霍夫曼公式来计算。在财产损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33.html -
了解详情
突破,被学者们誉为是中国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的飞跃性的发展,并且为将来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也被称之为是继《民法通则》之后人身损害赔偿领域 日; ⑸胡兰玲、赵海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点探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⑹吴建依:《论精神损害赔偿》,当代法学2000年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