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量刑,并处罚金、被告人自行辩护、被告人回答能不能判轻点等。但也有少数案件的庭审笔录中,没有将定罪与量刑区分出来,而是继续沿用原有模式,这种现象在简易 案件不简易,量刑结果千姿百态。撇开有损司法严肃性不谈,仍还不能有效回应人们的质疑,为什么你选择的是30%,而不是50%或幅度内其他比例?通过查阅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10.html -
了解详情
。发回重审案件的审理,应当立足于核实原审程序是否合法,案件事实为什么不清楚,证据为什么不充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发生变化的案件事实予与区别对待。原判 : 中国人民大学,1956年编印,第109页。 [6]黄汝坚.《驳被告人上诉案件不能加重处刑论》. 上海: 《法学》, 1958年第5期。 [7]李文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6.html -
了解详情
人性得到较好满足、人们对刑罚灵敏度增强的必然结果。这也能够充分解释如下现象:为什么有的国家民众对于取消死刑能够接受,有的国家民众对取消死刑觉得不可思议。最根本的原因 ,都是尊重人性的制度,都应该大力提倡。尽管在短时间内,某些制度还不能迅速做出改变,但是从尊重人性的角度看,赋予人们更多的人身自由是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5.html -
了解详情
人性得到较好满足、人们对刑罚灵敏度增强的必然结果。这也能够充分解释如下现象:为什么有的国家民众对于取消死刑能够接受,有的国家民众对取消死刑觉得不可思议。最根本的原因 ,都是尊重人性的制度,都应该大力提倡。尽管在短时间内,某些制度还不能迅速做出改变,但是从尊重人性的角度看,赋予人们更多的人身自由是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关系到民事诉讼制度当如何设计的重大理论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须从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民事诉讼制度这样根本性问题人手分析。各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 协议管辖,显然是有问题的。从德国和日本关于默示协议管辖的规定来看,仅仅是不对受诉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还不能成立默示协议管辖,仅有被告不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难免存在挂一漏万之嫌,而且未从实质上说明为什么限于这些来源,不能说明处罚不作为犯罪的实质根据,进而导致处罚范围不明确。[ 1 ] (P143) 有鉴于此,刑法学界开始对作为义务 中的行为主体提出的、以预设的条件得到实现为前提的、关于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要求。当我们说某人负有某项义务时,意思是说,该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0.html -
了解详情
早完整地提出并阐明了无罪推定的思想。他指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 为人类社会所普遍承认的行为规则的结果。既然两类债务的起源和本质是如此不同,为什么强制支付的手段应该是一样的呢? 我们把对无偿债能力的犯罪者所采取的最严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86.html -
了解详情
即成立犯罪,但上述两个行为都符合了传统刑法学理论中的犯罪构成,为什么却不成立犯罪呢? 答案只有一个,传统的关于犯罪构成和犯罪成立之间关系的论述存在 的判断和后续的有责性的判断,也就是说,仅有实质违法性还不能认定行为成立犯罪,而我国社会危害性的判断,如果不纳入犯罪构成之中作为其一个要件,却是一个综合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4.html -
了解详情
资产的分割(Asesst Partitioning)。因此,仅仅是资产转移且由他人管理,这还不能完全概括出信托的本质特征。 其实,在公司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公司也 承诺。信托协议因为有这种保底条款的存在,而违背了信托责任有限性原则。为什么会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受托人对信托预期受益率做出承诺的现象呢?说到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49.html -
了解详情
在第107页强调说: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被犯罪行为所侵害,还不能说它就是犯罪客体。苏惠渔教授主编的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刑法学》 第 客体是必备要件。于是,矛盾便显现出来了:一方面认为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另一方面给犯罪客体所下的定义却又使它不能成为犯罪预备和部分犯罪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