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的现状和问题。 1、浪费司法资源,增加当事人诉累。二审法院通常以认定事实错误,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判决不当及审理程序违法等情形中的一项 ,亦不得发回重审,应做出判决。 当事人及一审法院可以通过对二审发回重审的裁定书提出复议的形式,来行使异议权。二审法院的发回重审裁定书,应规定在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3.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启动发回重审程序。这样在理论上既可能出现发回重审过度澎涨的状况,因为二审法官可以尽可能地选择发回重审程序;也有可能出现发回重审过度萎缩的状况, ,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不尽一致。我们认为,对于重审后又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而不论一审法院的判决与前次是否相同。 (四)、加强对发回重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7.html -
了解详情
因再审案件重大、疑难,原则上可交审委会讨论决定,从而客观上增加了法官调解的惰性这一特点,对再审法官要切实实行承办法官责任制,要求承办法官及合议庭对案件 ,对待此类问题,再审法官只要跳出一审、二审法官的思维模式,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无缺的判决结果,在不违背法律原则、精神的前提下,以社会公德、道德等作为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41.html -
了解详情
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期限内提供证据,要考虑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即如果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可以考虑当作新的 证据,而一审法院认为该逾期证据不属于新的证据,根据证据失权的有关规定排除该证据,进而判决该方当事人败诉。败诉方提起上诉后,二审法院认为适用证据失权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70.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行政案件总体数量在上升,另一方面,行政上诉率也在上升。当事人更倾向于发动二审程序,对一审裁判不满意程度较高。从《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 地增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撤销判决、变更判决比例的总体波动并不大,而增加的却是撤诉比例。也就是说,被告败诉率增加的同时,原告的胜诉率并没有明显的上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9.html -
了解详情
复杂的问题。上级法院虽然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必须对下级法院提出的问题一一加以回复,但 只要上级法院愿意是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答复的,下级法院得到回复后,通常会 上的正确性,当事人无论胜诉或败诉,关于判决的感觉只是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不是判决是否正确或公正。[18] 这使得审级制度在维护司法正当性和终局性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11.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促进了理论上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理论上有关反诉是否可以扩张至第三人问题所讨论的范围,较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还要广。不仅有学者认为,反诉 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即在二审中,人民法院只对反诉进行调解,根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0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立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从上述法律条文 的讼累和避免重复清偿或者重复执行。对于允许二审中提起反诉的国家 也没有限制二审法院对反诉直接做出判决[7]。 纵观以上三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06.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不服声明则可以轻易启动二审程序,试想想,有限的司法资源无限制地被启用,无休止的诉讼反映了、同时必将更加刺激社会公众对法院决定的不尊重,从而严重 好,笔者认为在审判实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事人诉讼成本增加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同级法院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43.html -
了解详情
:23.36%[11]。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二审更喜欢把正确的判决改成错误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当事人在受到一审不公正的判决的情形下,宁愿放弃上诉 重申不重申,决定权在法官手里。由此带来以下问题: 不同的法官的水平会对同一判决是否重申有不同的认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假定这些法官全部是秉承着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