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的本源中产生出来的。一个公民应该处死,是因为他侵犯他人的安全到了使人丧失生命的程度。侵犯财产的安全虽然也可以有理由处以极刑,但对危害财产 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312页。 21 参见高铭暄等主编:《经济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国际化及其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16.html -
了解详情
,则有多种观点或立法例,如日本刑法认为,盗窃罪是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英美刑法认为,盗窃罪是指行为人明知是他人财产,以永久剥夺其占有为目的,非法获取并携走他人 如枪支、弹药等。(2)明知所窃之物是在他人控制之下,如果误认为财物系他人抛弃而占有的,主观上则缺乏侵犯他人持有权的故意。(3)明知所窃财物价值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2.html -
了解详情
的,按抢劫罪定罪处罚。申言之,携带凶器进行抢夺的,不管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以抢劫罪论处。对此,祖国大陆有学者提出质疑:将 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台湾地区的所谓刑法对于抢夺罪的刑罚处罚也设置了多个量刑幅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66.html -
了解详情
已呼吁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 (3)精神折磨(Emotion distress),指故意或者过失致他人蒙受精神上的痛苦,常见的行为有咒骂、侮辱、误传亲人噩耗等。( 的解释。比如关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否以侵权人具有营利目的为构成要件?按照一般人格权的基本原理,人格尊严不具有与财产直接相关的经济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21.html -
了解详情
,不过,这种常业犯的情形,并没有妨碍和侵犯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没有引诱或者促使他人从事赌博,因而也就谈不上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将这类行为非罪化更为妥当 而根据美国宪法第1条和第3条以及第5条修正案的精神,剥夺权利和没收财产不作为刑罚种类,而由各州作为民事处罚予以规定。{13}(P33)我国宪法并没有类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含义应该是指行为人出于不法取得的意图,侵占自己持有的他人财产的行为,与其他财产犯罪不同,侵占罪所不法取得之财产在其实施侵占行为以前就已经处于侵占者的持有之中, 它与侵占罪的界限。二罪在行为人的主观上都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侵犯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但二罪在犯罪构成的其它要件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15.html -
了解详情
,不过,这种常业犯的情形,并没有妨碍和侵犯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没有引诱或者促使他人从事赌博,因而也就谈不上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将这类行为非罪化更为妥当 而根据美国宪法第1条和第3条以及第5条修正案的精神,剥夺权利和没收财产不作为刑罚种类,而由各州作为民事处罚予以规定。{13}(P33)我国宪法并没有类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含义应该是指行为人出于不法取得的意图,侵占自己持有的他人财产的行为,与其他财产犯罪不同,侵占罪所不法取得之财产在其实施侵占行为以前就已经处于侵占者的持有之中, 它与侵占罪的界限。二罪在行为人的主观上都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侵犯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但二罪在犯罪构成的其它要件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23.html -
了解详情
130余个QQ号码密码,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与他人联系,造成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后果,其行为符合上述法律规定。 法院认为,被告人曾某、 适用盗窃罪法条对其定罪处罚。当然,这只是针对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而言。如果不是采取秘密手段取得他人财产,或者并非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窃取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68.html -
了解详情
130余个QQ号码密码,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与他人联系,造成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后果,其行为符合上述法律规定。 法院认为,被告人曾某、 适用盗窃罪法条对其定罪处罚。当然,这只是针对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而言。如果不是采取秘密手段取得他人财产,或者并非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窃取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