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以国家和社会利益至上的逻辑,显然抹杀了犯罪行为的本质,以至于最终模糊了刑法上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果说把无直接被害人犯罪作为犯罪处理在国权主义刑法上 刑罚替代措施之所以被学界提出,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这也与我们对比例原则的认识与运用密切相关,当对犯罪的处理可以用刑罚替代措施达成相同效果时,刑罚手段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828.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并列规定时,它才包括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 二、对国有公司、企业范围的认识分歧及后果 公司、企业依其所有制性质,可以分为国有公司、企业和非国有公司、 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将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的公司、企业称为国有公司、企业,但是在刑法上,必须特别分清国有公司、企业与国有资本参股、控股的公司、企业之间的界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682.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故而就产生了既定罪又量刑双重意义的其他。这种划分方法有助于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不同案件事实的功能和作用,以便于更加合理的定罪和量刑,也有助于我们对刑法理论 对象而实际却是单一修饰对象的其他的使用情况,否则会导致理解上的错误和逻辑上的矛盾。例如《刑法》第188条第1款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程序系以犯罪证据之出现与证实,始得认定有罪。如此之认定过程比较不易造成司法错误;否则,若未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则因先入为主之人类习性,而易生有罪之 犯罪构成体系有深入的认识,不难判断。犯罪构成体系的出现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从刑事诉讼视角的程序保障出发,无罪推定原则核心是保障人权,但形式上是一种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95.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收贷,以至高利贷容易伴生犯罪,因此,民间高利资本身是否构成犯罪便作为一个刑法上的问题凸现出来。 耐人寻味的是,在2003年,作为一种随机抽样调查, 自然也是合理的。 (三)民间高利贷功大于过 尽管法律界基于对高利贷的传统认识以及对高利贷所派生的犯罪的忧虑而对高利贷始终持贬义态度,但经济学界近年来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94.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收贷,以至高利贷容易伴生犯罪,因此,民间高利资本身是否构成犯罪便作为一个刑法上的问题凸现出来。 耐人寻味的是,在2003年,作为一种随机抽样调查, 自然也是合理的。 (三)民间高利贷功大于过 尽管法律界基于对高利贷的传统认识以及对高利贷所派生的犯罪的忧虑而对高利贷始终持贬义态度,但经济学界近年来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82.html -
了解详情
安排起来,乃是一种充满风险的作业。尽管如此,我还是尝试着将其中几个关键性的认识或论证规则整理如下: 其一,比较点就其性质而言,乃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规则或评价 的法效果。在评价观点与法效果之间应具备某种均衡性、一致性与合比例性。在刑法上,我们常常谈论的罪刑均衡原则,就是试图在构成要件与法效果之间实现均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8.html -
了解详情
,实务上扩大解释《德国民法典》第287条合同的保护范围,绕过了刑法上堕胎罪的障碍,使原告在错误出生案件中索赔有据。而在美国,判例已经由过去否认原告之 优生优育权并非实体性权利而无法核算其损失,因而不予救济。这显然是因为对于该项权利的认识有误所致。侵权法的目的首要在于填补损失,将权益恢复到未被损害之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62.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研究)一直受前苏联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犯罪定义是当时采取的刑法上的类推原则相匹配的。问题在于,如果说1979年的刑法典所使用的犯罪定义 而刑事政策是为解决社会犯罪应运而生的。为有一个正确的刑事政策观念,必须正确认识特定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下的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其规律,从而才能更有针对性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3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注意,定罪过程是一种司法活动而非一种行政活动,更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活动。作为定罪模式的犯罪构成,是而且只能是控辩审三方共同使用的司法话语平台 无视这一事实而仍旧只以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为标准来决定是否予以追诉,否则,刑法上的追诉时效制度就成了无本之木(此案当然并未超过追诉时效)。 再次,传统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