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刑法观念才体现出一种政策思想。换句话说,在刑事政策看来,刑罚的适用应当是有用的,而单纯的报应与惩罚观念不符合目的的特性。所以,刑事政策强调行为 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洗钱、证人保护及卧底侦查,1994 年又修订了犯罪对策法案,以对抗组织犯罪。英国议会于1994 年11月通过了刑事司法和公共秩序法,该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86.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和修改,加强了环境责任制及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在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责任的追究方面,一些国家的立法从过去只追究组织、单位的责任 ;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目的是减少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从而减轻对人体的危害。 (五)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56.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也不可能理想。在环境犯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突破传统的理论的桎梏。笔者认为,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应当与时俱进,我国应顺应各国环境问题犯罪化刑罚化的新趋势 上的反应,如毒理与病理转化、扩散、活性增减、生物降解与积累等,这必然导致危害结果的确定困难。第二,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危害行为的实施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4.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解 ,是要以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为前提的。在现代刑事立法中,之所以把不满一定年龄的人实施的危害行为不规定为犯罪,主要就是因为在观念上确认或推 ,未成年犯 罪人一般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犯罪人 ,或者说不是以成年人为基准的刑法所规定的典型犯罪人 。 从立法和司法的观念价值追求看 ,如果说对成年 犯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2.html -
了解详情
的谴责中教育其转变对施暴行为的态度,抑制并消除暴力行为的蔓延。 (四) 建立多层次的家庭暴力救助渠道 1. 密织维护家庭弱势群体权益之网。家庭 暴力研讨会综述 法商研究 2000,(5) 6.杨淑鸿 张爱军 论我国家庭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甘肃农业2004 年第5期 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相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2.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摘要】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 的事例,不断发生,并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5.6 立法缺陷和司法不力 事实上,我国对于家庭暴力并非“无法可依”。我国的刑法、民法、继承法、妇女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6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制才应该是。回到最朴素的现实中,我们来看刑法的逻辑:当某一种危害社会或者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出现时,统治阶级首先想到的是要将其作为犯罪来处理,接 ③高铭喧:《一部闪耀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刑法》,《法学研究》1979年第3期。 ④参见高铭暄、赵秉志:《中国刑法立法之演进》,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0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以外,1982年还制定了《黑手党犯罪斗争紧急处置法》、《黑手党型犯罪对策统一法律》。1992年,意大利又公布特别法令以彻底查缉黑手党,特别法令第306 黑社会组织成员罪的刑法规定相对应,以满足刑事立法和罪刑法定原则的完备性要求。其中,所谓“参加境外黑社会组织罪”,是指参加境外黑社会组织的行为。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9.html -
了解详情
西方经典名著。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系统地论述犯罪与刑罚问题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刑法学形成。由此,人们誉贝卡利亚为“刑法学 有效的替代手段。所谓刑罚替代措施,简而言之就是,立法者通过研究个人和集体行为的产生、条件和结果,逐渐认识到人类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据此能够控制许多导致犯罪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2.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和刑事社会政策。 刑事立法政策,是指在进行刑事立法时所奉行的政策。包括刑法立法政策,刑事诉讼法立法政策,还可以包括刑事执行法立法 重组与利益分化,同时由于人们按照合法、合理渠道实施其行为的条件欠缺,使得大量社会中人的行为往往失去行为方向,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违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