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是原刑法第187条玩忽职守罪的规定,并不足以囊括司法实践中一些国家公职人员的渎职行为,尤其是故意的非法行使职权和放弃职权的行为,因为玩忽职守罪 二、滥用职权罪罪状陈述问题 刑法第397条采用的是简单罪状,只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才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4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下面结合学过的知识与平时积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贪污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公务、贪污罪既遂与未遂 一、关于贪污罪的主体 《刑法》第382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认定。 所谓委派是指委派或派遣,即一个单位任命某人到另一单位担任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69.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秩序或者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2. 渎职侵权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基于同样的故意,实施同样的行为,引起类似后果的,作为特殊主体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应该比一般主体犯罪的起刑点要低,同时法定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38.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共犯定罪处罚,这属于刑法中的想象竞合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放纵行为实际上兼有渎职罪构成要件与其他个罪共犯构成要件的双重性质,即一行为 的工作人员经集体讨论后决定实施渎职犯罪行为,参加集体研究的赞同这一决定的所有人员因主观上意思表示一致,构成渎职罪共犯,都应当承担责任,但持明确反对意见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62.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按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应包括三类: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 工作只能是受政府的委托,正是这种委托才使他们成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另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84.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的职务活动。由此可见,被告人根本不具备上述职责,所以,不能认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此也构不成玩忽职守罪。 以上两种意见争议的焦点,关键是对法律 建议司法解释对委托从事公务给予更明确的规定。 二、企业的保卫机构中的人员能否构成徇私枉法犯罪的主体? {案例} 被告人苗某某和张某某,分别系某企业保卫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51.html -
了解详情
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其中,国有财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所拥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四)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行为的认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外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1995年4月30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886.html -
了解详情
有个别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在国家赔偿领域,惩罚性赔偿也值得考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侵权行为给以惩罚性赔偿,有助于遏制违法行使职权。 (2)从所 生存需要,而不是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充分补偿。与此同时,对违法办事的国家机关,该法也没有做出旨在杜绝违法国家行为的惩罚性规定。 这样的补偿规定难免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8.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委派以前的身份,是否影响其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的认定呢? 熊:不应当有影响。受委派的人员是由国家机关或国有单位直接派出并代表该单位在非 认为,张某的主体身份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他是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他又是国有公司委派到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管理职权的人,具有国有公司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11.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的具体化。最高人民法院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52条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国家机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侵权责任,在国外的立法例中多称为公务侵权责任。 这是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对因此造成他人损害的,也属于职务侵权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个人行为则不构成职务侵权。 3.须是执行职务中的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