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书规定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把危害行为的情节对犯罪成立的影响予以明确化。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除了根据犯罪 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者超过80毫克的认定为醉酒驾车。那么,通常情况下,酒精含量为85毫克和240毫克的醉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8.html -
了解详情
犯问题,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加强情节与定罪关系的研究,将对我国刑法的完善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对情节犯的评价与反思 (一)情节犯 而这些事实完全是归属于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的,所有这些表明,认真分析情节犯中情节的具体内容,通过法律强调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来反映某种行为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1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罪名之外,还将雇佣者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犯罪扩展到: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是欲告无门,忍气吞声,所以,这种犯罪行为不仅给劳动者的人身、财产等权益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到劳资关系和谐发展,而且对这种行为的放任不管,已经严重危害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81.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统一。 在上述学术争鸣中,由于受西方刑法理论中的法人犯罪这一传统提法的影响,争鸣的双方都使用了法人犯罪这一概念。然而,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可以 只能构成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的犯罪。即使单位实施了某种社会危害行为,但是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该行为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则不能对该单位定罪判刑。 (四)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2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只有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受刑罚处罚:其一,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被法律类型化为构成要件,亦即刑法分则或其他刑罚法规明文规定处罚这种行为(对危害 知道乙的这一身份,对甲也不能从重处罚。 (五)共同犯罪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些犯罪,是不能由本犯构成的。例如,掩饰、隐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5.html -
了解详情
原料本身的字面歧义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这种认识的不同对定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绝不可小视。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 罪。 2、罚金刑应设定最低数额标准。 罚金是刑罚的一种,只有构成犯罪才能适用罚金。在危害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因此,罚金的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51.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实质主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引入苏俄刑法学,同时也引入了法律实质主义的 法益的解释论机能,是指法益具有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解释目标的机能。即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结论,必须使符合这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确实侵犯了刑法规定该犯罪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8.html -
了解详情
枪支不报罪中,造成严重后果是构成该 罪的必要要件,或曰该罪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再如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中,法定 危害结果即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 对犯罪客体造 成侵害,只要行为人有意识地实施了某种危害行为,那么,行为人对该行为给犯罪客体 所造成的损害至少具有放任的态度,诚如教授本人所言:实质上,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5.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时,才可能以违反规则对主体进行谴责。⑾所谓规则的目的,也就是注意规范保护目的,它们正是为了避免交通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设立的,只有因果历程满足了注意规范 的结果回避义务说避免了处罚没有预见因果经过的行为人这一违背刑法责任原理的做法。该当于交通过失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是违反以结果预见义务为前提、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1.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危害性,而没有再要求行为人明知行为及结果的(形式)违法性。因此,主张对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行为及其结果的社会危害性质就足够了,而不必再要求 危害性的大小,无非是对已表现出来的主观恶性加以程度不同的说明罢了。但程度如何不影响恶性的存在。何况,犯罪故意的成立只是犯罪构成的条件之一,有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