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体性判断。由于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一元性,加之维护国家法律体系统一的目的,笔者认为,应将实体性判断的权力交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行使。即在 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347页。 {11}关于适合中央与地方各自调控事务(事项)之划分的详尽理论讨论,参见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51.html -
了解详情
其沟通行动理论为支点重构了权利互赋论的基本权利体系。[1]而阿列克西在一般性的法律论证基础上,塑造了基本权利的证成路径,即规则构造和原则构造。规则是 又撰文倡导将宪法第38条前段和后段合为人格权条款,然后认为就大陆法系的人格权理论,我国宪法学便有诸多值得仿效之处。将该条款视为可以进行扩张解释的宪法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459.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之外最能体现公民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权利,但参政权这一概念在宪法学上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我国宪法体系强调狭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概念,并以此与刑法中的 方式有两种:一是压制型秩序;二是协调型秩序。近现代宪法是为了满足协调型秩序建构的需要而产生的。{11}从理论上来说,宪法秩序应当是一种正义的秩序,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95.html -
了解详情
、社团、国家三元关系结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并对社团自治权的保障和社团公权力的调控作出理论说明和制度设计。 【作者简介】 李海 行政法[M].徐炳译. 北京: 群众出版社,1986. [11]黎军.论司法对行业协会的介入[J].中国法学,2006,(4). [12][英]丹宁勋爵.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89.html -
了解详情
主立宪的系统论述,参见刘大生:《宪法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其最新的理论成果参见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载《江苏警官学院 +法国卢梭的人民主权,这是翟小波宪法民主化观点的理论资源结构。 [27] 参见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4期以及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6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这种争议已经得到法学界比较广泛和充分的讨论,因而其中可以为解决本案提供更多的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参考。就堕胎而言,虽然堕胎自由作为妇女运动长期以来 ,我们不应当也不能忽视人的尊严在这一判断中所起的作用,因为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维护是现代宪法学体系的构建与原理演变的出发点与逻辑基础(24)。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94.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家认识活动的产物。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发展和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但由于百年来中国宪法学发展的独特性,为使得研究本身能够容纳更 源流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刘禾:《跨语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47.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家认识活动的产物。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发展和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但由于百年来中国宪法学发展的独特性,为使得研究本身能够容纳更 源流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刘禾:《跨语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71.html -
了解详情
,实则“以党治国”、“万能政府”、总统专制,宪法的最高效力以及规范体系的整合性始终没有获得必要的保障。这样的概念误解以及其他前提条件注定了中国在二 萨里斯伯利(John.fSalisbury)的基督教反暴政论、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经典性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但宪法学的主流过去始终认为人民对暴政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5.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影响,但没有构成主流。与此相反,概念法学即从来的法学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既存的法的完善体系为前提,法学以抽象法规解释为己任,使用概念的逻辑 法学家、法律家特别是法官惯于观念的、形式的法律论,对社会事实的考虑可以说仍感到不足。美国的法律家则与此相反。最后,对于日美宪法学的差异,也值得一提。(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