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惩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17] 我们认为,首先从立法原意看,[18]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应理解 种行为的场所、时间、距离的远近所决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可以具体分为行为条件和时空条件,行为条件即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行为;其时空条件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70.html -
了解详情
是罪刑法定主义在政治法律方面的直接思想基础。孟德斯鸠把政体分为三种,即共和、君主和专制,认为掌握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侵犯个人自由。为了防止 了罪刑法定原则,并废止类推,成为刑法修订和我国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修订的《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05.html -
了解详情
之恶性。故如于刑法中设处罚规定时,似不应漫无限制地加重处罚。如因其所造成的损失过钜,而须加重科刑时,亦应 .org.tw/inprc/pub/jounals/120-9/m12 5-1.htm。) 应当指出,我国刑法虽然存在惩治破坏计算机内存数据的犯罪,但是,此时的打击倾向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15.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一元多极司法解释体制,该体制的建构可以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取消最高人民检察机关的刑事司法解释权。第二步,打破现有的一级刑事司法解释体制格局, 的情节。赵秉志教授从刑罚目的、刑事责任的角度把握犯罪主体要件,从而把定罪与量刑很好地衔接起系,一改以往我国刑法理论往往侧重甚至局限于犯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中规定,对人为操纵遗传基因的行为应给予刑事处罚。⑥ 二、我国刑法的应对 对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犯罪,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依靠现行 八、九十年代时期的国情,基本上未考虑到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器官移植行为,刑事立法疏漏这种生命科技犯罪行为也便不足为奇了。笔者认为,我国刑法需要增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75.html -
了解详情
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看齐,打破了以往刑、民不分的旧格局按照德日通例将刑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在总则中规定全编之纲领,在分则中规定具体之事例,从而使 第2-3页。 [28]更进一步的分析,参见拙文:以体系为视角审视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缺陷,载《刑法学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许玉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包含了从信息成卡流转使用的过程,我国刑法对整个信用卡犯罪链都有所规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卡信息犯罪阶段,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 。所以,将此问题看作身份盗窃或欺诈。[17] 笔者主张,从身份信息犯罪链考虑,可以将身份信息犯罪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而言,就是指与身份信息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10.html -
了解详情
从罪与罚的关联思考中给人以清晰的启发。目前的罪数理论一般将罪数形态分为一罪和数罪两种,后者主要指向并罚形态[1],前者指向非并罚形态,尽管这些非 刑罚论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各类型存在的实质根据,如此才能合理确定具体犯罪形态的成立条件。 【注释】 [1]我国刑法中的典型数罪既包括并罚数罪,也包括非并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37.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的犯罪构成,提出既遂阶段论。认为根据截断的构成要件理论,在故意犯罪中,法律本身可以把犯罪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截断或切短,而确定为既遂形态的 不仅包含了犯罪既遂,而且包含了其他可能出现的形态;认为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以既遂为模式就没有法律依据。[28] (三)既遂的举动犯与行为犯形态的缺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8.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我国刑法第29 条第1 款的规定,教唆犯就是指 教唆他人犯罪的共犯行为类型。我国刑法中关于教唆行为的处罚规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刑法分则中 正犯,如果不把刑法第29 条第2 款理解成间接正犯的立法规定,实践中可以直接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解释来处罚这些行为,但是一旦认为我国刑法第29 条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