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社会为本位的新的刑事政策观念,一方面体现为严格的刑事政策,其适用对象一般是有组织犯罪、暴力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公职人员犯罪及其犯罪人。对付这类犯罪 。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指出:就刑罚的性质而言,它是否适合于教育还值得怀疑。刑罚教育是强制教育,而强制就会产生对抗,现代的监狱建筑,防止越狱的堡垒,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86.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要求的最低限度是控诉一方必须将所指控的犯罪证明到排出一切合理怀疑的程度,有罪事实才能成立。 对于民事案件,英美法系依其性质不同区分为普通民事 的中间地带,这就是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中间性。 2、标准具有综合性。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包括了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9.html -
了解详情
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两点条件在现代社会都难以满足。 源自人类理性的司法权威有两个特点:第一,权威的有限性。高度的社会分工告诉人们,权威仅限于某个领域 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权威主体与权威对象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受到破坏,人们对法院的公正性和法院裁判文书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等等。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4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对象的证明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 为对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概括与综合,因为其中既有内心确信的含义,也有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31] 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99.html -
了解详情
中证明标准的基础,二者对证据的质和量的要求基本相同。但是,二者的认识对象和角度有所不同。采信标准的认识对象是证据,其衡量的是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 五个级别是表见证据(prima facie case),即仅根据公诉方的证据可以排除合理怀疑地相信被告人有罪,适用于提起公诉的决定;第六个级别是排除合理怀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994.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比如他们在招募其它为警方工作的线人时。毕竟在关于间谍活动法律中有这样的先例。Hoffa 案以及稍后的Maine v. Moulton 1985案件中法院的司法意见中创造 在纸片上的地址并问去到那里的方向。对象会故意极力把与这个无辜的人之间的对话表演成很让人怀疑为可疑交易的行为,然后就会观察过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5.html -
了解详情
了暂缓执行(sursis a execution)程序,即行政法官在审理越权之诉的过程中,有权裁定暂缓执行被诉的行政决定。1963年6月30日条例确认暂缓执行程序 判令重作之诉的对象时,如果存在紧急情形,以及申请人在审理中能提供恰当理由,使得法官对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产生有重大的怀疑,则受理临时处分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37.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二者都可能追究被害单位有关人员的失职责任。案例中,甲厂在收购设备时怀疑发票可能有问题,这是事实,但并不明知虚假二手交易和虚增发票情况。原告在未 证据材料予以运用。 关于刑事判决预决力的另一方面,由于刑、民案件证明标准、证明对象的不同,二者基于同样的事实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因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对象的证明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 为对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概括与综合,因为其中既有内心确信的含义,也有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31] 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284.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在研究报告的对策部分,研究者虽然提到,将死刑案件认定有罪的标准由排除合理怀疑提高到排除一切怀疑,将有助于减少死刑误判,但在研究死刑误判的成因时, 通常都是以非法获取财产为目的,相对富裕的城市居民自然更多地成为他们的犯罪对象。这一现象的蔓延必然导致城市居民对犯罪,尤其是农民工针对城市居民犯罪恐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