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极少依不当得利制度作为裁判基础。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条也只是就不当得利所应返还之利益范围进行了结实,而且 评议》1993年第4期;邹海林: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5期;邹海林: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06.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 (四)、应将调解书纳入检察院抗诉范围。抗诉条件为:1、当事人在诉讼时效超过二年提出申诉的。2、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违反法律的。侵犯国家 7月出版 2、 刘志远 《法院立案诸问题研究》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3、 唐德华主编 《新民事诉讼法条文释义》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
各国规定则有所不同,在我国,亦是个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一)对生效判决的再审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生效判决包括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依照普通程序和简易 的权利,因为胜诉方一般不会申请再审。此外,两年期间的规定亦是受我国民法中诉讼时效的影响。立法者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等同于当事人第一次提起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4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加害人的故意或过失、与侵权损害发生相关的事实,还包括清偿、消灭时效、抵消抗辩等与债权消灭有关的事实。对于法院可就哪些事项作出中间判决而言, 一审判决认定的请求数额是否发生法律效力的问题。反之,如果允许当事人对中间判决单独提起上诉,则会有此种情形。 结合我国民事诉讼实际情况,就中间判决立法时不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73.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了技术标准对司法的规范效应,指出技术标准对于行政审判中的事实认定、民事审判中判断违约责任是否成立和加害行为的违法性、刑事审判中填补犯罪构成要件的空白 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52]胡建淼《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53]叶平、陈昌雄《行政处罚中的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73.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了技术标准对司法的规范效应,指出技术标准对于行政审判中的事实认定、民事审判中判断违约责任是否成立和加害行为的违法性、刑事审判中填补犯罪构成要件的空白 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52]胡建淼《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53]叶平、陈昌雄《行政处罚中的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72.html -
了解详情
如诉权) 。国家为国民提供司法保护,即以审判权保护国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利用民事诉讼制度,对国民来说是一种利益,而被法律承认得以享有这种利益的权利就是诉权 的乐观态度。 注释: [1] 参见景汉朝、卢子娟:《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2] 譬如一步到庭、一证一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3.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的立法经验,确立了我国群体性诉讼的制度,即代表人诉讼制度。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 对被担当人产生的效力不是判决效力的扩张方式。在公告期间未进行权利登记,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人法院起诉的人,人民法院将裁定对其适用代表人诉讼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存在、或者债权人所享有的债权尚未到期或已过诉讼时效,则债权人就没有代位权,就不能请求次债务人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和次 就相应地解决了第三债务人之被告适格问题。[6]参见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外国民事诉讼研究引论》,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2.html -
了解详情
”再如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中的规定,对于已为法院 1]参见常怡主编:《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336-339页,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2]确定判决有使中断时效重新起算的效力,确定判决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