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审判、刑罚执行监督制度的调整等,当然以侦查阶段为基础,受侦查阶段工作情况的影响。事实上,刑诉法作为规制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几乎每项规定 是主动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意见。建立相对公开的审查机制,必要时可听取被害人的意见。这既是了解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内在要求,也是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3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重要性,不应将这类证据纳入证明力审查阶段,而应直接排除。例如在侦查过程中一些单位出具的交通违法记录、交易记录、通讯记录等记录类证据,若 界定与排除规则[J].广西社会科学,2003,(8);施燕华.论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转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7:235. [3]参见:佚名.36瑕疵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1.html -
了解详情
并重的原则,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坚持被告人、被害人权利保障平衡的原则。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司法文明的需要,更是建设法治民主、公平正义,富有人文关怀精神 这样会使执法机关忽略对犯罪人权利的保障。 疑罪从无原则的贯彻实施,也意味着对我国司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侦查机关不能重口供、轻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6.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被害人重大权利保障的事项均应由具有相应权限的国家立法机关以制定法律的形式来加以明确规定,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无规范刑事诉讼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大权利的保障等事项径直作出规定,就免不了从各自职能运作的视角出发,擅自扩大自身的权限、侵害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不利于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7.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一系列案件都表现出一个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顽疾的共同特征,即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审判阶段对非法取得的被告人口供予以采纳。面对学界和社会上 司法实践中能起到多少作用确实令人堪忧。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所欲求的保障被告人权益、遏制警察违法等功能,必须彻底阻断非法口供对案件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4.html -
了解详情
(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取证时还必须经过检察院或者法院的许可),这样,愿否作证就成了证人定夺的一种权利。正是由于没有将证人出庭作证强制 绝不出庭作证;有的证人是担心自己出庭作证后产生的误工费用等经济损失无人负担而不愿出庭作证;甚至有个别证人因在侦查阶段作证时说了假话、谎话,害怕在法庭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1.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的又一新发展,它表明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已开始以被告人权利保障为主逐步转向寻求被告人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平衡,从而使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新刑事诉讼法第88条、第145条规定了被害人对于不立案侦查的案件,及决定不起诉的案件的决定不服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2.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对此,德国《刑事追诉上各邦法务部与内政部运用线民与卧底警察共同纲领》针对卧底侦查的程序要件明确规定,卧底侦查员不得实施犯罪行为。对于他人权利的侵犯,仅能 公路管理段前段长黄国超受贿案二审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时,黄国超称其在侦查阶段所做的供述,是诸暨检察院长时间、不间断、轮番审讯下逼出来的。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54.html -
了解详情
对赃款赃物能否适用,研究甚少,且分歧较大。 二、善意取得制度在侦查阶段能否适用问题 笔者以为,善意取得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应当在审判过程及判决后的执行阶段 虽经移动但不毁损其形态及其价值,且人们在交易中以其现实占有状况为依据判断其权利的归属,一般情况下均相信动产占有人即为权利人,即民法上的占有公信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6.html -
了解详情
罪来进行处罚。然而,如果考虑保护家庭关系的刑事政策,便会质疑前述结论。相对于其它针对人身权利的犯罪,暴力干涉婚姻罪的法定刑之所以较低,无疑是因为立法者 且合理的?二是在风险刑法隐秘地侵蚀乃至摧毁传统法治国原则的背景之下,个体自由的保障如何成为可能?此类理论命题的提出,恰恰是在提醒我们:认为刑法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