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企业内部调解改为企业内部协商。由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企业的内部机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受制于企业行政,加上工会在企业内部调解中不 赔偿劳动者相关损失,还应要求用人单位先行支付赔偿费用,如若发生争议,再另行依照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来解决。 二、程序的刚性和内在协调性 (一)程序刚性 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85.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员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之外的其他与用人主体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3]有学者认为,劳动法的产生源自于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需求, [19]刘诚:《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20]康桂珍:《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探讨》,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48.html -
了解详情
、物严重匮乏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执法手段,使劳动执法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目前还未建立强有力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案件必先经过仲裁才可诉讼,审理时间过 以企业级谈判为主。这不仅需要我们转变以往重视地方工会、忽视行业产业工会的观念和工作方式,大力加强行业、产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培育相应的雇主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7.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即使发生劳动争议,也可以合同条款为依据进行处理,有利于争议的解决。我国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劳动法》,全面肯定了劳动合同制度,为推行全员劳动 》颁布已经十年了,如今,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大部分经济组织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城镇劳动者,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员合同制,可是,在广大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6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而言周期过长、经济成本过高。目前,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为一裁两审制度。凡是劳动争议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否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仲裁委员会 ,切实发挥出工会的作用。 3、将劳动者权利保护工作提前,做好侵权的预防工作。劳动行政部门应改变劳动争议工作被动处理的现状应逐步形成先预防,再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0.html -
了解详情
关怀教授、王益英教授、李景森教授等人大民商法学人对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权、集体合同法律制度、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作了开创性研究,奠定了新中国劳动 四人帮以后,关怀教授积极参与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198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劳动法》的制定工作,其主张最终被立法部门所采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68.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颠覆性变革,全面、迅速提升用人单位中高层的劳动用工法律意识和劳动争议预防技能,才是用人单位有效控制用工风险的根本办法。 劳动 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者隶属性,劳动者在工作中应当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也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如果劳动者不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则将使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149.html -
了解详情
来讲,更是非常薄弱的。[xxii]于是,立法机关在利益衡量时,在集体合同制度中引入了工会作为一极,并规定了最低工资保障条款[xxiii]和工会可以提请 大幅增加就是实例。为此,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法院也出台了数量可观的司法政策。 [iv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27.html -
了解详情
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本案中,王娜与公司之间因生育保险而发生争议,由于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之一,所以仲裁裁决就是终局的裁决,公司不得再 阶段就得到彻底解决,无须拖延到诉讼阶段,同时,也防止了当事人恶意诉讼、案件久拖不决情形。一裁终局制度有利于提升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效率,减轻当事人负担,提高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908.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和意识与时代进步的步伐保持一致。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劳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劳 资双方依法履行权利义务,促进用人单位自觉规范用工行为 甚至加剧的趋势,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迫在眉睫。(1),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体化建设,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效率和质量。(2),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