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1、内部蛀虫蚕食突出表现为企业转轨改制、合并、撤销过程中,内部人员侵吞私分国有资产。一些企业经管财、物的工作人员,经受不住利益金钱诱惑与 执行起来也很困难。有的判决不能全额执行,个别判决根本执行不了,但办案费用不能少,一些国有企业从节省办案经费考虑。(2)放弃抗辩权,使国有资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策。据荣昌县检察院的统计表明,从2000年至2003年,该院共办理私分国有资产案7件,涉及犯罪金额360万元,违法金额400万元。特别是2001年就办理 、企业体制改革产生的负面效应,为私分国有资产案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当前的国企改革中,一些企业利用企业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不配套的漏洞,从小集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69.html -
了解详情
支柱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之间,全民所有制又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减持国有资产正意味着对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之支柱的全民所有制进行调整,毫无疑问,其应当属于 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创制了减持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日本每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的设立、改制或撤销都要以单独为其颁布的特别法为依据,法国大规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表现在: 一、对合作伙伴资信情况考察不细而致损 目前,有些公司是国有企业独家投资或者合资开办的,但大多数商贸公司是公民个人开办的。一些不法商人, 如人格混同、公司财产不分、虚假股东等,就要揭开公司的面纱,请求股东承担债务偿还责任。 3、有的负债企业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逃废债务,这就需要针对其改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753.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的,是可以防控的风险,也是企业遇到的最多的风险。企业的各种行为如公司治理、企业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和人财物、产供销的 法制角度出发,敢于向经营者“挑刺”。笔者在为一企业设计改制方案时发现该企业董事长身兼国有、民营数十家家外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防止有同业竞止的嫌疑,我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142.html -
了解详情
以权谋私,职权贪污现象的产生。终于在92年5月,国家体改委等单位发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这才使得我国公司法有了 控股人的出现;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则表现为一股独大,在一些由国有企业改制成为的公司,其公司股份中的国有股比重高达80%90%。更有甚者,一些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545.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在: 一、对合作伙伴资信情况考察不细,导致上当受骗 目前,有些公司是国有企业独家投资或者合资开办的,但大多数商贸公司是公民个人开办的。一些不法商人, 人格混同、公司财产不分、虚假股东等,就要揭开公司的面纱,请求股东承担债务偿还责任。 3、有的负债企业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逃废债务,这就需要针对其改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6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的稳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 用人单位应从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劳动者只要努力工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定然能够全身心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149.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了公司制度,却也极大程度容忍了企业法的体制限制,并且相当程度迁就了国有企业改制过渡的需要。2005年《公司法》发生大幅度修改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经济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态;尤其是第9条和第10条确立自然资源、土地一律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从而在宪法角度确认了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全面公有化;第15条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1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随之转变为利益化和市场化的劳动关系。过去单一的公有制劳动关系,转变为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外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劳动关系并存的局面;过去国家 为以法律手段和市场自行调节。[1]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政府关于企业改制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层出不穷,一方面国家关于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相关规定呈现出不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