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终止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追究,似乎不符合被害人的利益,但正确的不起诉并不损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以追究名符其实的犯罪嫌疑人的 是所谓“交付审判制度”,也称“准用起诉程序”。告发或告诉人对滥用职权罪及公安调查官滥用职权罪,不服检察官作出的不提起公诉的处分,可以请求法院审理该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html -
了解详情
)操纵行为操纵行为是某一人或某一组织,利用其资金、信息等优势或滥用职权影响证券市场价格,诱使他人买卖证券,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操纵行为的主要 我国没有实行严格的上市公司摘、停牌制度,以至一些上市公司有恃无恐,出现了许多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为公司牟利的情况。2.投资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上市公司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85.html -
了解详情
要从便利于人民法院优质审理的原则出发,从防止和克服当事人滥用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滥用抗诉权、人民法院滥用职权而启动再审程序等方面来考虑。(一)必须确立与 ,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是否存在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原生效判决、裁定是否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而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限制竞争协议和反竞争的结合行为来损害竞争的,要适用反垄断法,乃至受到法律制裁;国有、公营部门滥用其因特别规制而取得的任何优势地位的 拥有管辖权的,即取代公平交易局行使一切依竞争法赋予的权限,包括调查和事实认定、颁令停止之处分、予以豁免处分(grant exemptions)以及违法行为之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20.html -
了解详情
诉行为系具体行政行为,则及时再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如被诉行政行为认定事实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滥用职权,法院则要么依法判决撤销该行为、要么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如行为对原告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还可判决公安机关作出相应赔偿。以此,体现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3.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权利受到侵害时才有起诉资格,否则即使行政行为违法,当事人受到事实上的巨大损害,也不具有原告资格。及至40年代,传统私法模式的行政法律关系越来越不适应 破坏问题日益恶化。当地行政机关为本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而漠然视之,甚至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按我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补救。对主要事实不清、适用行政法规范错误或与行政法规范相抵触、超越或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即使其所设定的权利义务显失公正,也只能适用撤销或宣告无效并 补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法律补救也是行政征收行为和为保护相对人个人利益而损害第三人个人利益的行政行为得以合法存在的前提[19].在各国立法上,对这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责任等实体规范)加以控制,以促进行政官员勤政、廉政,防止其越权和滥用职权,以至于行政行为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则多交由行政官员便宜行事,以期收取 。为此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均赋予其行政程序相当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如经行政程序认定的事实不得轻易推翻,违反行政程序规定的时效可以导致实体权利义务的消灭,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6.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行政法学历来强调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将其视为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并认定强制性为一般行政行为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这一似乎天经地义的诠释,现已因无法回应实践 合同中进行虚假招标,在行政指导、行政信息公开时实施所谓有偿服务。其六,滥用职权或侵权。如:强迫相对方接受行政指导,实施行政误导,在颁布行政奖励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4.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实践中如遇此类情况,人民法院不但要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作出认定,同时也要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其它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认定 着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招牌,越权许可使用土地,滥用职权许可开采矿产资源等等。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严重程序甚至构成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