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根据情况,对被请求引渡人采取引渡拘留、引渡逮捕或者引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第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被请求引渡人是指请求国向被 的原因而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在司法程序中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62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1]逮捕的实施程序:1.目前在我国只有 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意见,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逮捕或者不予逮捕。决定逮捕的,应当制作逮捕决定书,由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执行。决定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31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环节由法院决定。(5)强化对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强制措施。一是监视居住。对于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 年第2期。 [12]樊崇义、吴光升:《论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构建》,《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3]参见康海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245.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诸如拘传、拘留、监视居住、逮捕等强制措施,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或程序保障措施,就可能随时威胁公民的安全;[8]所以政府不能滥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即可以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并且会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7.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平稳运行。在我们国家,强调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际上具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首先,强调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际上就是要提升犯罪嫌疑人、 诉讼法设置了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机制,确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为逮捕的正确适用奠定了基础;针对监视居住,除了明确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外,还严格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10.html -
了解详情
,使他们无法在法庭审理中进行沟通、协商和交流,使得被告人无法及时获得辩护律师的法律帮助,使得辩护律师也无法与被告人协调辩护立场。一旦出现被告人突然变更辩护立场 的原则。 不仅如此,草案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的条件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对这些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做出了改革,要求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可以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1.html -
了解详情
,都可以要求法院对侵犯进行审查。日本宪法第31条也规定:任何人,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得剥夺其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它刑罚。第33条及第35条规定, 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别有采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如: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三机关都有权采用。其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3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警察在查验居民身份证时,如果认为证件有伪造或变造嫌疑,需进一步检验真伪的,应按照有关规定报送上级机关居民身份证管理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具体鉴定办法包括 规范性,公安机关对确实属于应当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需要扣押居民身份证的,应当严格依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当场制作《扣押物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90.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二项强制措施的完善有利于被监视居住人和被逮捕人的人权保障。但是,我国高逮捕率现状难以因上述修改而明显改观。 四、侦查程序。有以下重要修改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力图改革,求真务实,亮点多多,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尽管也存在一些缺憾,如有的规定有待进一步斟酌,有的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43.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为了核实证据;二是为了听取犯罪嫌疑人的申辩意见,并进而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否可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三是为了审查 会对被害人权益产生影响。因此,在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时,应当给予被害人以充分的发达意见的程序参与权。笔者建议:1、被害人在审查批捕阶段有聘请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