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资格作了界定。第十二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该司法解释正式确立了法律上利害关系 行政复议决定的复议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3)不服行政处罚的被处罚人;(4)其合法权益因具体行政行为而直接受到不利影响的人;(5)其合法权益因行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3.html -
了解详情
受侵害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上述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诉讼中的困惑。 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 1、针对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 告知检举者或控告者,并告知其行使异议权的途径。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与被处罚者一样享有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 引进调解制度。主要是直接受到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5.html -
了解详情
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房屋拆迁、补偿、 要求乙返还生铁货款,民事案件审理中,乙作为工商处罚的利害关系人又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商部门对甲作出的工商行政处罚。在这起交叉案件中,按照先民事后行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合法性审查有着实质意义的联系,行政主体也可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二)治安行政案件中的受处罚人或者被侵害人 在治安行政案件中,行政处罚的内容与受处罚人和被侵害人的权利密切相关,因此,无论哪方不服治安处罚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方就可以因利害关系而作为第三人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22.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范围不仅大大扩展,而且内容也发生了质变。政府由专守处罚、制裁违法行为职能的“夜警”向为社会提供各种福利的全能政府转变。行政就是管理,管理就是服务。“行政权力 但求挂一漏万,只要能为同仁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考的起点,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实现了。注:1、该段题记摘录于沈岿《试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7.html -
了解详情
引起的所有权争议由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后,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是没有规定对于诉至人民法院的具体行政为人民法院不享有司法变更权。(三)法院对被诉 监督管理、医疗卫生工商管理、资源管理等领域作出的行政裁决行为;第二必须是行政裁决显失公正的,而不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对劳动教养、强制性收容审查、计生处罚、行政确权等行为不服的,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颁布的《若干解释》改变了采用正面肯定方式确定 资格作出一般规定。其基本标准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行政相关人,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具有原告资格。根据《若干解释》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6.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其规范完全可以满足二审、再审的需要。而大陆行政诉讼中需广泛依赖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范。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对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文的引用比大陆更为明确。大陆仅 证”这一规定科学。十一、二审程序之区别1.上诉理由的区别大陆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裁判、送达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方便老百姓的思想宗旨。要坚决克服机械执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行政诉讼程序的错误作法,要从方便当事人、有利于解决行政 通常可以不认为是审判权侵犯了行政权。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除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案件享有变更判决权外,对行政赔偿案件和传统上原本就属于司法权范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1.html -
了解详情
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法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2005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341件,审结341件,结案率100%(无一起超审限案件,无一起违法 其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等程序上的要求,这些往往容易被行政执法人员忽视而导致行政机关败诉。例如我院审理孙德山不服某县财政局行政处罚一案,财政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