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刑事审判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使纠问式变成对抗式的庭审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特别是某些司法部门尝试的零 人员。 (三)勘验人员可以不出庭作证。刑诉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比较特殊的法律地位,在庭审活动中也具有更为充分和自主的诉讼权能,在公诉人与辩护方之间的控辩平等还尚未实现。目前在控诉方又加入被害人,在法庭 结构进一步失衡。这对于被告人而言是有失公正的,尤其是在我国刑事诉讼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权利限制比较严格的情况下。 (五)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是一种立法特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28.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通常认为公民的纳税应该首先被用来提供安全和秩序——两种个人不能够生产(个人与国家相比,在生产安全和秩序两种产品上基本没有成本优势)的公共消费品。但 。同时《刑事诉讼法》157条又规定了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第157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9.html -
了解详情
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方面的巨大的积极意义已充分显露。值得重视的是,公正与效率常常既相联又互斥,简化审方式本身也隐含有引发不公正的因素。简化审 前已取得的证据能展示而故意隐瞒不予展示,导致庭审中断而影响审判效率的公诉人或辩护人,现在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法院向其所在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书,由其单位作出纪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9.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记录了他们的证言,他们已履行了作证义务,没有必要再当庭与被告人质证。甚至有的证人收到出庭通知书后,竟不知道法院叫他们去干什么,因为 规定。同时《刑事诉讼法》157条又规定了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第157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1.html -
了解详情
对讯问的合法性进行核查询问,或者未对核查询问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审判阶段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申请,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人民法院对证据收集的 会议中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未达成一致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庭审中进行调查,但公诉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确实、充分,能够排除非法取证情形,且没有新的线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686.html -
了解详情
》中仅有第七十条对量刑程序改革略有涉及,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案件情况和定罪、量刑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答辩的可信度。{5}另一方面,律师受当事人之托应尽忠于当事人利益,既然被告人在与律师协商之后仍然不认罪,则辩护律师自当着眼于无罪辩护。如果被告人不认罪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8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上诉权且以上诉不加刑原则予以保障,尽管条文没有明确辩护人授权后的上诉方式,但口头上诉应具有与书面上诉同等的效力,这是条文逻辑的自然顺延;而对于 诉讼主体。因此,赋予被害人恰如其分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尤其是上诉权,使被害人成为公诉人追究犯罪人的得力助手和制衡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到刑事诉讼的初始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地位,既不从属于被告人,也不从属于公诉人和审判人。律师不受公诉人意见的约束,不受被告人无理要求的约束,不受审判人员意见的影响。[19]1996 被告人是否具有证人资格应区分情况》,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17]参见程荣斌:《辩护人必须为社会主义法制服务》,载《法学》1958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 公正的定罪和判刑,使无罪者免受定罪和判刑。如果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与案件当事人有着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以至于对案件产生了先入为主的预见和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