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宏观性。刑事政策主要为刑事立法、司法、执行的运作提供宏观性的方向指导和工作思路,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具体依据只能是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刑事政策不能代替刑事 刑事政策水平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则是对我们法官执法能力的一种考验。我们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08.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为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犯罪分子在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犯罪的,因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不应认定为毒品再犯。二是刑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是先减 对毒品再犯的双重评价和双重从重处罚理解为对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一种例外,其目的在于加大对毒品再犯的惩罚力度,以遏制毒品再犯。 最高人民法院:高贵君 方文军...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70.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需要,衡量价值客体是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的一种判断。[1]价值判断是整个刑法问题的核心,法官的利益衡量、目的考量与价值 和初犯、自首犯和非自首犯、适合缓刑犯和不适合缓刑犯,并被设置相应的法律规则。我国刑法中的平等原则就属于现代刑法的平等原则,它既坚持强式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1.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取向是在于奖励犯罪人悔过自新、降低司法成本和提高破案率,体现的是刑法的公正性、谦抑性、人道性与功利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余罪自首,我们便可以其 在量刑时可以发挥其总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是坦白只是酌定情节,它只有现实合理性而缺乏形成合理性(即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一种“软情节”,自首、立功等是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种,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对那些论罪当判死刑的罪犯,一定要进行区分,如果不是必须判处立即执行的,应当适用死缓。根据刑法规定,适用死缓的条件 限制和废除的呼声不断,从刑罚轻缓化出发,我们在实践中也应注意限制减少短期自由刑适用,可以考虑判处缓刑和罚金刑、以及管制刑来较少短期自由刑的适用。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8.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管制刑是具有中国特殊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其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新 刑不存在扰乱刑罚体系科学性问题 .另外,我国现阶段犯罪的多样性,也为管制刑的存在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种制度的设置是否成功,其衡量标准,不仅需要分析立法的初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1.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并不是谴责,而是改善、治疗、教育、隔离的一种措施。虽然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卫社会不受危害行为的侵害,并且一般都要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但是在法律的 :一种观点倾向于从总体上把握人身危险性,另一种观点倾向于从行为人的某种身心状态上把握人身危险性。德国刑法明文规定保安处分对象有精神病人、嗜酒、嗜毒者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3.html -
了解详情
获、行为的失范,毋宁说是在职业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反应方式、态度和习惯。刑讯逼供是讯问者“过度角色化”的一种表现。以杜培武案为样本,我们似乎可以初步发现 情节轻微不为罪,则答案相反。这就给了检察机关和法院一种可以抛弃具体的刑讯逼供罪规定而适用刑法原则的理由,自由裁量权相当大。这也解释了为何未致人伤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但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判处非监禁刑或者采取缓刑、假释等非监禁化的刑事处遇措施。我国刑法中的非监禁刑包括管制、罚金和剥夺政治权利等,这种非监禁刑 的主要形式有周末监禁、夜间监禁、业余监禁等{8}。半自由刑制度是为改革短期自由刑弊端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处遇模式,它不打断犯罪少年同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393.html -
了解详情
矫正制度,加强管理、再教育和帮扶工作,有利于减少犯罪、缓建社会矛盾,体现以人为本,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新型创新模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 形成了法院在判决时,很难界定是否使用缓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较少有适用缓刑的刑罚。另外,刑法中缓刑适用对象的范围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