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的标准” ,而应该考虑到刑事诉讼法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项基本任务,考虑到国家、被害人、被告人三者的利益平衡,考虑到法的公平、效率、秩序等价值 一并告知被告人有替自己辩解的权利。 在设置沉默权制度的同时,亦应该设置其例外,我国沉默权的例外应包括以下内容 : 1.在侦查阶段。第一犯罪嫌疑人陈述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4.html -
了解详情
对赃款赃物能否适用,研究甚少,且分歧较大。 二、善意取得制度在侦查阶段能否适用问题 笔者以为,善意取得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应当在审判过程及判决后的执行阶段 虽经移动但不毁损其形态及其价值,且人们在交易中以其现实占有状况为依据判断其权利的归属,一般情况下均相信动产占有人即为权利人,即民法上的占有公信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大趋势。在国际上对受害人利益保障日益加强的形势下,研究我国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确保其诉讼权利的行使,不仅对及时、准确查清案件事实有重要作用 或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将复查结果告知被害人(第102条第3款)。③在法庭调查阶段,在审判人员审问被告人以后,经审判长许可,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0.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审判公开、辩护等基本诉讼原则得到了一定的贯彻,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人们几乎普遍对这次改革作出了积极 在指控被告人构成犯罪时,被告人提出证据证明自己在侦查阶段受到了警察的刑讯逼供,从而指出侦查人员违反刑事诉讼法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法院究竟要不要将被告人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结合刑诉法其他条款的规定,这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原刑诉法在侦查阶段规定的被告人改为犯罪嫌疑人,并允许律师提前介入侦查 ,办为这一权利的确立不公可以使无罪的人免受刑事追究,而且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格尊严和主体地位。随着诉讼文明程度和侦查能力的提高,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性发生。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对侦查活动的干扰,继续犯罪或可能给被害人、证人带来的威胁。犯罪嫌疑人逃跑和妨碍取证,是为了规避法律制裁。 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的制约司法工作人员的权利,“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就体现在对裁判者权力的制约以及对被裁判者程序性权利的保障上。” (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的裁判标准,以防止法官预断,造成对诉讼权利的不适当剥夺、对案件真实义务的违背以及庭审的形式化。 【关键词】刑事证据,证据申请,裁判标准,证明预断禁止 一般 前程序。在德国,审前阶段规定有中间程序,由法官通过阅卷进行不公开的审查,确定被控案件是否有足够的犯罪嫌疑。同时,为保障被指控人享有申辩的机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782.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通知,除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之外取消了因有碍侦查而不通知家属的情形,充分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 (二)新刑诉法中的人权 非司法审查机制莫属。 (三)完善司法救济机制 为了更有效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司法救济权,应当扩大刑事赔偿的范围,明确除没有犯罪事实而受到错拘、错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86.html -
了解详情
未外出的证言,没有其他证据可以排除。王在侦查阶段供述稳定,检察院提审时,翻供说侦查期间供述时迷迷糊糊,不记得说了什么,到庭审时,又进一步翻供说是 ”的表述。因而,我国研究者多认为,联合国文件中关于一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而《关于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采用的“对事实没有其他解释余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420.html -
了解详情
后应及时告知当事人。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监听监视应有有关机关的审批手续。首次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应先告知其有申请回避权等相关权利,以及取证主体取证时依法 的其他情形等。3、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下的非诉讼程序所取得的证据。依照刑事诉讼理论,证据只能在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下的诉讼阶段由取证主体获得,折实诉讼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3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