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幅度不得高于40%。11、对于自首情节,应当综合考虑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 达2000元,不满4000元,并具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030.html -
了解详情
。 6.对于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综合考虑危险来源、避险方式、损害大小,应当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上。 7.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 %以下。 25.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221.html -
了解详情
理念,却是次优之举,最佳方式是立法完善。 【关键词】虐童 虐待他人 侮辱罪 虐待罪 以幼师虐童案为导火索的校园虐童案件,⑴近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法律技术手段有不适当的顾虑;在受到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批判之前,往往被淡化处理以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然而毫无疑问的是,虐童案绝不是个案,虐待他人行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2006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均持此态度。 (37)当然,解释的初衷是为了 (42)参见杨晓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时当场使用暴力致人轻伤应如何处理》,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 (43)参见张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266.html -
了解详情
。 6.对于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综合考虑危险来源、避险方式、损害大小,应当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上。 7.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 %以下。 25.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489.html -
了解详情
114条与第115条没有明文规定(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行为结构与方式,[1]导致其他危险方法没有限定,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存在距离。正 ,又要善于运用想象竞合犯、包括的一罪的原理,妥当处理行为同时触犯两个以上罪名的案件。例如,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不管是否引起爆炸,一般应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60.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 25.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交通 。 4.盗窃近亲属财物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不作犯罪处理的除外。 (七)诈骗罪 1.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714.html -
了解详情
现场勘验情况和案情调查情况,在确定死亡原因、致死方式和死亡性质的基础上,对有犯罪事实确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依法立案侦查。 上述初查可按照先后秩序分以下十 、被告人致其伤害或者死亡的,应具体分析,分别处理: 一是行为人在殴打、体罚虐待中被监管人或刑讯逼供时造成轻伤结果的,应分别对行为人以虐待被监管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官的审判活动而言,其对个案的审理始终伴随着刑法解释的过程。刑法的解释方式有多种多样。本文试图从中抽象出若干一般规则进行探讨。在本文看来,刑法解释应当遵循 看待,不能断章取义,孤立地看问题。否则就会导致对不同案件作相同处理,或对相同案件作不同处理,从而有损刑法的正义性。因此,使刑法相协调是最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0.html -
了解详情
拟对这些争议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 一、抢夺行为的合理界定 抢夺罪以抢夺为其行为方式,自不待言。但如何理解抢夺,刑法学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观点。一曰,所谓抢夺 的情形,因此需要分别罪过形式作不同处理:(1)在行为人对伤害、死亡结果的发生出于过失的情况下,如系轻伤,由于过失轻伤不构成犯罪,当然只能以抢夺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