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当然可以追究其中责任成员个人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三、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定罪量刑的标准 根据刑法传统,共同犯罪除了因主体的复数所带来的行为和故意的共同 了批评,认为:其一,在刑法规定自然人与单位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情况下,不管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只是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事实不同,而不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4.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目的,在车主命令其雇佣的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而后者的行为导致交通肇事的情况下,不能够对车主按照交通肇事罪进行处罚。因为命令不系安全带的行为并非具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赵秉志.片面共犯不能构成共同犯罪[N].检察日报,2004-07-08(3). [17]陈兴良,周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0.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对那些在宏大主题下借助犯罪客体的理论而在法理上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处理方式是有微词的。这是因为在现行刑法奉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情况下,一种行为能否 就成了古今中外司法实践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既定事实。因而犯罪客体的理论在理解犯罪构成的规范结构时实际上是不起什么作用的。上述三个案件之所以在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70.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核心内容却始终不变,即以国家为本位、以社会为本位。一个犯罪构成模式以什么核心内容为本位,本无可厚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以集权体制下 构成,粗略理解也可以说是一个犯罪的构成要件,在行为构成成立之后,再分析其是否为法律所阻却,当法律阻却不存在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行为人的精神状况,如果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3.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介入取得财物行为的后行者应当构成诈欺罪或恐吓罪的从犯[ 17 ] 。 (三) 限定的肯定说 限定的肯定说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后行者不能对先行者的行为 又有积极的利用意思,将其作为自己的手段加以运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才能就整体犯罪成立共同正犯。就具体犯罪类型而言: 1.故意杀人罪等单行为犯 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5.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应当予以没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一般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制 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的要求,法律不安定、不确定时,事态就不幸,在模糊的情况下,做出的解释应当避免不协调和不合理。⒇所以,明确性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立法质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2.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样的时间地点场合杀人对治安秩序的影响如何;被害人家属与社区群众有些什么反应?诸如此类若干犯罪构成根本无法描述概括之细微情节,必然真实地影响司法思维并左右着案件 氛围及公众观念中就已经属于犯罪,原则上刑法亦可人罪。虽然法治社会强调刑事违法性(可极端理解为形式违法性),且有些情况下应受刑罚处罚性对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4.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盗窃、抢夺行为而又当场以暴力、胁迫等方法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的情况下,能否转化为抢劫。有的学者持肯定态度。18而有的学者认为这样类推,违反 转化型抢劫罪定罪量刑。另一种意见认为,共同故意是构成共同犯罪的必要条件。杨某、袁某共同盗窃,二被告人均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盗窃行为被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性事由作为评价罪与非罪的辅助性标准之一,认为行为虽然符合犯罪构成,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成立犯罪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它没有正确地把握我国刑法中犯罪 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与主观要件,或者认为是主体、危害行为与客体;五要件说认为共同要件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的客体、危害社会的结果及其与危害行为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81.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司法作用的发挥,实际上都是指国家权力的行使。由此看来,刑法学界并不排斥某种情况下犯罪是对国家权力的侵犯,只不过这一点尚未被许多人意识到而已。 在我国刑法 。我们想绝对不会有人因为废气排放不直接对特定个人构成危害而主张刑法的处罚法则违反了侵害原理。这种情况下,由于对特定的个人造成了损害而将其还原成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