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2)人格否认的主张者。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必须经过司法途径,对因法人人格受到损害的当事人进行救济,因此需要由原告提出适用该法理 ”在逻辑和法理上都讲不通。在此种情况下公司或小股东权益可依公司法得以保护。2.行为要件必须有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或有限责任追求不法目的的行为。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46.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式参与监督,防止其代理人或被委托人滥用权力,损害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或置公司于侵权人地位。股东大会的监督权主要是通过以下形式来实现的:( 公司法理认为,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权制度的核心,而股东权益的最终实现就体现在董事对公司经营决策权的表决权和监督权上,独立董事制度是防止股份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能或效用;或者所交付的标的存在着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公司对标的物的占有和使用;出资不实,是指股东出资现物的实际价值显著低于其章程所确定的价值。出资 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绝大多数国家公司法都规定了其救济手段的行使,并不妨碍公司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注:如德国《股份法》第63条第(2)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79.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法有必要向中小投资者倾斜,增强其地位,以实现真正的平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是尽量减少投资风险,维护证券市场发行和交易的秩序和安全,预防投资者被欺骗 股东(集团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担保等方式损害公司利益、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所以,必须理清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真正地从人格上把两者独立开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85.html -
了解详情
大利益的法律工具,归根到底,是为股东服务的,保护股东权益是现代公司法的重要宗旨。尽管现代公司尤其股份公司已成为包括股东、公司、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 是经营者的诚信义务。即董事在决定发行新股时,不得滥用其分配权,损害股东的利益,包括股东的比例性利益。其立法体例,在美国,有“选择得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3.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flduciaryduty)。其三为当前在大陆法系比较流行的诚实义务说,认为基于控制股东的实际权利必须对之科以诚实义务。⑥德国的法学著作,一向将股份公司问题放在 ,这种权利的行使如果表现为危害公司长远利益、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行为,就应为法律所禁止。目前,中国众多的上市公司中,年终不进行红利分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15.html -
了解详情
对立的状态。这种格局已经成为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最大障碍:1.非流通股的比例过大扭曲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 总量2/3非流通股流通势必造成股市的暴跌,也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非流通股东的违约将直接导致流通股东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属于合同法规定的损失赔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0.html -
了解详情
这条规定,来达到控盘结果。以后,双方因股东权益纠纷又形成诉讼。这也是全国首例第一大股东状告上市公司及董事长的纠纷案,近日已成为传媒热点,也引起 而实际出资收购“科环”,用了6000万,严重损害股东权益。被告认为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有6000万的投资权,由于股东大会未能通过收购议案,可以将收购改为投资,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21.html -
了解详情
,而公司的外部监督机制是凭借司法权和政府的行政权对受害人以权益救济,防止公司权力的肆意,是一种事后救济。此外,西方国家的外部监督机制的启动具有严格的程序 对公司或第三人负连带赔偿责任;(4)监事失职或损害公司利益,股东可以向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要求起诉监事。通过修改现行《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独立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9.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因此在公司合并时必须加强对股东特别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保护的基本制度有三个;公司合并中董事(及大股东)的信义义务,异议股东的 当董事没有做到一个普通谨慎之人在同等情况下的注意程度时,董事应对其过失引起的损害承担责任。董事会对同意合并的判断是否明智、有根据,董事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