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是符合我国现行公、检、法三机关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司法体制的。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公诉、人民法院审判,实际上都是围绕犯罪构成四个 作出有罪判决之前,应被假设无罪,应视为在法律上居于无罪的地位,不能被当成罪犯来看待。因此,在刑事诉讼中,他应当拥有一系列旨在对抗国家追诉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95.html -
了解详情
项制度,或者说赋予人民检察院两种权力。《宪法》第135条确立了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互相制约的原则,这意味着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所有的公务 予以解析、分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吕涛副检察长对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控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在主体、客体、内容方面均有不同,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50.html -
了解详情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修正案(草案)》第47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运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予以规定 相同的证明标准也有危害。因为既然三个阶段的证明标准都一样,那么在逻辑上凡是侦查终结的案件,检察机关就得起诉;凡是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就得作出有罪判决。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69.html -
了解详情
在各阶段表现不同。 彭东(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 刑事和解在刑事诉讼中有积极意义。从公诉工作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办案质量,便于抚慰 实践的检验,我更加确信应坚持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坚持刑事和解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检察机关启动程序原则、自愿原则、禁止不当差别原则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强化上级检察机关的监督。 【关键词】检察机关;逮捕权;制约机制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刑事诉讼中的逮捕是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 ,但事实上这两个条件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在具体办理批捕案件中构罪即捕的观点占主导地位。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每一种犯罪行为都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2.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证据。被告人又处于弱势地位,取证困难,这样法官如果不改变观念,仅从是专政机关打击犯罪的角度出发,极易办成冤假错案。刑事诉讼中,我们树立这种新的 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判决。从本条可以看出,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收集证据,审查和判断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50.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社会法律秩序这样一个特征。 3.对某些案件证据标准的把握宽于法院判决的证据标准。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控诉职能,它应当对全部具备公诉条件、有 法关系看,由于公检法在刑事诉讼中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这种线性关系的存在,以及由此带来的司法一体化倾向,而且由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特殊法律地位,审判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的公平性。[10]有的学者指出:它割裂了审判权、损害了审判独立原则,造成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控辨双方地位的严重失衡。[11]也有的学者指出:让一个承担刑事 是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的实施。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即使作为追诉机关的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也有义务严格遵守诉讼等腰三角型规则。也就是说,遵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的相对性认识;另一观点主张诉讼证明应建立在形式理性与程序正义观念之上,否认事实认定在诉讼中的基础性地位而强调诉讼裁判的形式化特征。主张将形式理性观念和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又称审问式,注重发挥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作用,特别是法官在审判中的主动指挥作用,不象英美法系有严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律监督体系,完善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强化了法律监督手段,明确了法律监督的程序和范围,为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运行中更好地履行其法律监督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这些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和宪法地位,赋予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监督与制约职能,为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