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中,法同时也意味着正义。同样,在近代欧洲国家中,它们表述法的词汇,如德语(Recht)、法语(droit)和意大利语(diritto)等, 的观点,总是否定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证人之间存在诉讼法律关系,因此对当事人行为缺乏应有的约束,致使中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一部分有意无意成了“无赖”。这种欠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8.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冲突的较好方式是以法院“合意判决”的形式承认当事人在诉讼中完全基于自愿达成的自行和解,取代由法院主持的调解;或者实行审前调解与审判分离。二、调解与审判 同类纠纷的解决提供依据或参考。我们在讨论调解在诉讼中的角色时,始终不能忘记民事审判制度在解决个案纠纷的同时,通过形成规则之治(即法治)、在公平有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5.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身份是否容易被确定,容易被确定则不易形成权属抗辩,反之则易形成权属抗辩。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权利归属往往要比一般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归属难以确定。一般民事诉讼 身份在诉讼中将转变为反诉原告,实际上这种确权之诉本身是由本诉和反诉组成的,当事人双方是互为原被告的关系。除此之外,在知识产权侵权之诉和合同之诉中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权利呢?通常情况下,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参与人只具有一种身份,即要么是诉讼当事人,要么是证人,要么是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在上述情况下,民事诉讼在 纠纷案件中,原告为母亲,被告为儿子,而被告代理人则为儿子的妻子。被告代理人在庭审中为了证明被告已经尽了赡养义务,大量陈述其作为儿媳是如何对原告承担赡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2.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职能的充分发挥等等。其实在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制度中已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法律事实”的踪影,如民诉法中强调的“当事人自己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就已明确了当事人 支持原告的主张,结果很可能是正确的。退一步说,即使是民事诉讼中的百分之一百的证明也不等于在自然科学上百分之一百的准确。如果法官在综合全案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50.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表示。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基于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处分权的高度尊重以及辩论原则的拘束力,自认事实产生免除相对方证明 证据法选译[Z].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578.[11]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Z].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398.[12]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2.html -
了解详情
刑立法之间,国家基本法律和司法解释之间,司法理念、基本原则和法律适用之间的严重对立和冲突。[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77条之规定,检察机关提起附带 检察机关还是被害单位申请执行呢?普通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执行中达成和解协议。那么,检察机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检察机关能否在执行阶段与被执行人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2.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原因,在立法上将其错误定位于妨害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中,混淆了刑罚适用与强制措施的性质;另因适用程序的简单化定位更加使刑罚适用难为。虽债务人人身 法事件177起,118名执行人员受伤。河南全省法院同期在执行中遇到暴力抗法事件169起,被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当事人或者案外人仅54人。而与当前严峻的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事实作为小前提,从而推导出裁判的结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对自己主张的主要事实加以证明。这些事实有时可以通过证据直接加以证明,有时则无法 案件时应当尽可能穷尽证据方法,包括通过经验法则认定事实,从而避免举证责任适用的简单化。一般而言,运用经验法则认定事实作出裁判,比直接运用举证责任作出裁判更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4.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结论具有决定作用。这显然说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处分原则,在程序性裁判程序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而刑事诉讼所固有的那种国家追诉主义、起诉法定主义以及 采取酷刑、暴力、威胁等非法讯问手段,就很容易造成被告人被屈打成招,作出虚假的供述,甚至酿成刑事误判;五是无论是被告人还是辩护律师,在证明侦查人员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