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还首次明确了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即对刑法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一结果要件的认定作出规定,导致死亡 法律适用争议问题多。渎职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损失时,才构成相应的渎职犯罪;犯罪行为达到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时,才能对行为人处以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8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二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应当负刑事责任。如刑法第10条、第14 坚决同一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司法腐败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保证罪刑法定原则的彻底贯彻。 (五)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53.html -
了解详情
神明裁判的审判方式,教会法院开始实行纠问式诉讼模式。其中吸收了类似于神誓的依职权宣誓程序,即被告在诉讼程序开始前进行宣誓,其在审判活动中如实回答所有可能的 ,控诉方、辩护方地位平等,相互对抗,法官居中,在双方的对抗中发现真实,进行裁判,以此来保证诉讼程序的公平与结果的公正。这里,控辩双方力量的平衡无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结果,能够说服事实认定者(包括陪审团或没有陪审团审判时的主审法官),对该责任的负担者作出有利的认定。否则,如果需要证明的事实 检察官在完全不具备有罪证据或证据极不充分的情况下提起公诉,是滥用职权的行为。但不一定要达到法院有罪判决所要求的证明程度。在实务中,一般采用有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为此依职权主动实施一系列诉讼行为。与英美注重公平的诉讼过程相比,大陆法国家更加强调公正的诉讼结果,并将整个审判前程序设计成为实现这一理想结果的工具。因此 沉默或者作出虚假陈述,侦查人员都可以将此情况记录在案卷之中,法庭在对其作出有罪认定后还可以此为根据确认其认罪态度不好,从而作为对其从重量刑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3.html -
了解详情
中都可以推定丧失管辖权利(non-assumption of jurisdiction),前南法庭和卢旺达法庭都曾遵守这条英国判例法的滥用程序信条(doctrine of abuse of process)。但是,卢班加先生却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事实。[87] 20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2.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第五,就各国历史看,酷刑没有公认的认定标准,当代社会仍无普遍认同的酷刑标准。[11]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酷刑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但认为狭义概念指 图谋实施酷刑行为设成了酷刑罪行为之一,所以,酷刑罪的故意内容并不强调对犯罪结果的心理状态,犯罪人对事后出现的危害结果有无认识、是否追求,对酷刑罪的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8.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提起公诉。否则,不仅直接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第141条关于提起公诉的法定起诉标准,而且也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属于职权的滥用。 (二)、我国不起诉裁量权 的进行而依照检察职权所作出的认定,与经过人民法院审判确定的犯罪有本质的不同。明确检察机关的酌定不起诉决定不具有实体认定(即事实上有罪)的效力,在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08.html -
了解详情
联邦最高法院坦承:共同被告人违法行为的证据在某些情况下会错误地引导陪审团得出被告人有罪的认定,当许多被告人在一个复杂的案件当中被合并审理,而且当他们 法院曾经警告,不能出于迫使共同犯罪嫌疑人相互作证的目的而滥用分案处理的程序。[79] 日本作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代表国家,其立法上对关联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64.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的故意,那么对于保护军警这种特殊身份来说,这一故意不能不在认定冒充军警的人员的主观恶性时进行考察。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之所以会成为抢劫罪八个加重情节之一,就 情节,军警人员抢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只是使用了这样一个军警身份,而不涉及军警职权,否则即构成敲诈勒索罪、滥用职权罪等,而不可能构成抢劫罪,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