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措施的适用主体一般是根据诉讼阶段来划分的,即在侦查阶段,强制措施的适用要由侦查机关来决定,其中逮捕的适用要由人民检察院来批准或者决定;在起诉阶段 、裁定的执行。这种规定过于机械,不符合司法实际,实际上也不利于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再审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裁判有错误应当予以纠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5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权利,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享有沉默权,法官(陪审团)不得仅因被告人在庭审中保持沉默而认定其有罪;在侦查阶段,一般 很多情况(间接)证据出发,从历史恩怨、现实利害、被告人曾经的扬言等方面,证明被告人确有杀害被害人的主观动因;为证明被告人具备作案时间和条件,起诉方往往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7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利色彩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启动考虑的主要是有利于打击犯罪的功利目的,而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存在严重的价值缺位。仔细研读有关立法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人在受到非法强制性侦查措施侵害时,《国家赔偿法》对侵犯财产权利的侦查措施有关赔偿规定不完善,导致非法搜查行为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66.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由这一基点出发而产生并存在的。[1]刑事诉讼目的发挥统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刑事诉讼各阶段的作用,规范各个诉讼参与者的刑事诉讼行为,是刑事诉讼 直接目的是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参见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参见梁静:《论刑事诉讼目的之层次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2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被害人的利益,因此,更容易将被告人拒不认罪的诉讼行为视为悔罪态度差,从而倾向于严惩被告人。因此,检察官认为被告人的 的历史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程序的价值和被告人权利的保障逐步得到重视,刑事审判已不再单纯强调打击犯罪,而是要求打击犯罪和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48.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被害人的利益,因此,更容易将被告人拒不认罪的诉讼行为视为悔罪态度差,从而倾向于严惩被告人。因此,检察官认为被告人的 的历史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程序的价值和被告人权利的保障逐步得到重视,刑事审判已不再单纯强调打击犯罪,而是要求打击犯罪和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7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宣传、报道往往会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心理定式,比较严重地强化了被害人、部分党政领导对法院无罪判决的对立情绪和误解。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 13、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 15、刘科科:《中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 作者:刘辉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1.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提供了宪法根据,而且为刑事司法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权利保护(包括作证经济补偿权)规定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责任。 另一方面,这种双重经济损失对许多 大学。 【注释】 [1]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所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7.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基本权利保障方面的改革,司法机关很少主导加以推行,而最多在保障前述实用性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附带地加以关注和实施。 在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保障方面,无论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还是法院,都没有推进制度变革的迹象。由于辩护律师权利的扩大势必会为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公诉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4.html -
了解详情
与自首相似,却有很大区别。坦白是犯罪人认罪、有罪责感的体现,又大大节省了刑事侦查、收集证据的司法资源,应当在量刑指南中作出专门规定。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 ,不可一概而论。而且,作为案件被害人,他也最有权利参与到对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中去。刑事判决的所谓社会效果,离不开对被害人一方的效果。 在陪审员参审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