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因未成年人犯罪较成年人犯罪有很大不同,犯罪动机相对简单,犯罪行为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突发性,主观恶性不深。同时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有很大的 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巩固教育改造成果,实现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是宪法人权保障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二)人权原则指导下特殊群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27.html -
了解详情
。可预见性并非指个案中的当事人是否有能力预见,而是指向当代社会各行各业所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勤勉,即一个抽象的理性人的预见可能性。对组织体而言,判断其 ,施动者比之受动者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人们由朴素的行为伦理得出的结论亦与经济考量相吻合。德国刑法中的过失学说将上述调查了解义务称之为内在的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2.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法定);债权关系也存在标准条款、格式合同等情形,但是,财产行为中的这种意思表示限制是为了交易秩序的安全性或便捷性,与人伦性无关(注:在物权法定主义下 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但有疑问的是,该法第60条仍对公民的作证义务做了强制性的一般规定,而且刑法中也规定了包庇罪,这使得上述修正案的合理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799.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想状态设定为一种社会通常经验,增强违规行为对该类主体入罪的意义具有特别的社会作用。特定义务的情形主要表现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犯罪及被告人对独知事实的特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1日版; {3}李文燕、邓子滨《论我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4}叶峰 叶自强《推定对举证责任分担的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93.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的法律地位。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管理行政指令成立的,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事业单位和集体事业单位。因此,由以上可见,说企业犯罪主体 的经营活动负责。因此,分支机构的犯罪行为,自应由设立它的企业法人来承担。 企业犯罪主体的历史沿革 关于企业成为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如前所述,是新刑法随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8.html -
了解详情
看来,并非如此。海关、财政、乡镇政府等实施的代征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能,当然不可能以抗税论。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代征行为与这些单位实施的代扣代缴行为 款报缴,也只是行政委托中的问题,以抗税罪论处似有不妥。 二、抗税行为的罪与非罪 (一)抗税罪与般抗税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7.html -
了解详情
单纯地创设犯意或提供精神上、物质上、资金上的帮助,或者对这些行为进行组织。就前一种情形分析,多人实行危害行为即使表现为某种分工的话,也是在就如何实现 ,乙并不知晓,则乙不对盗窃金项链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综述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共同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制度不过是共同犯罪现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07.html -
了解详情
6月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引入主要证人原则,从而扩大了这一规定在应对恐怖犯罪中的适用范围,即当主要证人的陈述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而言,以及对 34]同上注,页154、155。 [35]参见汪建成、祁建建: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36]David. A. Binder,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9.html -
了解详情
上又明显有欠缺。就个罪的法网来说,则是一些已经在刑法中有所规定的危害行为之犯罪构成设计不够严密,形成了法网的漏洞,典型的比如受贿罪,其犯罪对象仅限于 刑法的最后手段性、强调刑法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上是强调刑法因应社会情势、合理而有效的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因此,刑法谦抑精神尽管是总的原则,但是它并不排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1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国有资产,在所不问。(4)有一定的独立性。完全没有独立性的社会组织不能称之为刑法中的单位,而作为刑法中的单位,也无须是享有完全独立决策权的组织, (15)参见王作富:刑法中的单位研究,载《刑法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6)参见王作富、田宏杰:黑哨行为不能以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