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己之目的者,是从犯。 也就是说,在主观主义共犯论看来,凡是以自己犯罪的意思或者为达成自己独立的目的、利益的犯罪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为是正犯的实行行为。 1)构成要件说。认为正犯与共犯的分界线应由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决定。正犯是实行构成要件行为之人,其观念为刑法分则各罪所明定,至于行为人动机或目的何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9.html -
了解详情
到的危害结果。行为人必须认识到是因为:第一,中外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一致认为,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对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事实有认识。因此,行为人成立故意犯罪, 的刑事责任。其二,特殊身份也应当是事实性认识的内容。该学者认为,在法律把特殊身份规定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时,若行为人认为自己不具有该特殊身份,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6.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的既遂犯为模式作为理论前提。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构成确认为既遂的构成,才有进一步讨论未完成罪及共犯的犯罪构成 几个犯罪构成,将一个犯罪的构成要件分为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的做法,混淆了犯罪构成与犯罪形态的关系。 [19](P248)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3.html -
了解详情
论处的规定,均属于注意规定,即只有在行为本身完全符合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时才能以相关犯罪论处;刑法第382条第2款属于注意规定,因而,受委托管理 《人民法院报》,1998-08-13,第3版。 [10] 参见陈洪兵:《共犯论思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11] 参见[日] 大塚裕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6.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法定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等。即使这样,和司法程序相比,行政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行政处罚有利于实现效率价值而忽略公正价值。只有极权国家才完全 属于独立的构成要件,不可笼统而论。根据我国刑法,罪量因素包括数额、后果和情节,其中数额和后果属于客观方面的内容,但情节却是综合性的,其中既包括反映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7.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的分离。由此,在我国刑法理论中,数额从根本上说仍然属于犯罪的成立要件。(2)行为数额较大是犯罪的构成要件还是其他要件?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 与客观之间》,春风煦日论坛1997年版,第611页。 [20] 参见阮齐林: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1] 郑立功:论盗窃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00.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构成要件的内容。这样,某甲在客观上砍某乙一刀的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符合何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就要根据某甲主观上是否有杀害、伤害某乙等故意或过失 意志的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为什么有时候也可能是构成犯罪的行为?至于目前为德、日等国刑法理论主流说认同的目的行为论,其问题就更大。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5.html -
了解详情
了违法行为者加以非难,并且该行为者值得非难,也就是非难可能性,就成为了有责性(责任)的内容。前面谈到,要对某种行为作否定性评价,需要作违法性、有责性(责任)这种 变成了只有作为法律效果之总体的一般的构成要件才承担着罪刑法定主义的机能,被导入到犯罪论体系中的作为特别的要件的构成要件的独立性也就被否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4.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难以证明、超过追诉时效、阻却责任等原因而不能作为犯罪处理时,即便事后行为完全符合某个犯罪的构成要件的,也只能宣告行为人无罪。这种结论显然不合理。因此,严格说来 页以下;等等。 [20] 参见张明楷:论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第92页以下;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69.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重大损失、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的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2} 然而,上述观点明显存在不足。因果关系存在的必要性依赖于刑法中结果的界定,而结果及结果犯 犯罪因果关系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当然就不应是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5}刑法因果关系论的危机由此可见一斑。 (二)各种学说在因果关系判断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