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的补充性规定,同样也应当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主观要件;(2)第一款属于基本犯罪构成,第三款属于修正犯罪构成,谋取不正当利益在这两款规定中的犯罪 。这在国外的立法中是广泛采用的。 但是,针对我国贿赂犯罪的实际,立法为了有利于查处受贿犯罪,适当缩小行贿犯罪的打击面,把行贿罪限定在不正当利益和主动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8.html -
了解详情
职员贿赂犯罪日益严重的形势,设立了本罪,对贿赂犯罪的主体做出了修改,对这种类型的犯罪惩治更加协调和合理。(二)客观要件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 的管理人员,但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都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万面必须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三、认定(一)本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81.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它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十二条) 指涉的私营部门内腐败犯罪范围大体相近。在我国, 有学者主张商业贿赂罪仅存在于商业活动中、与公共 增设相应罪名, 以对应《公约》规定。 ( 四) 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观要件 商业贿赂罪中, 应否取消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 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7.html -
了解详情
巩固;法人既然可以作为违法主体,也就可以作为犯罪主体;法人能够具备犯罪的主观要件;承认法人作为犯罪主体不违背我国刑法中的罪责自负原则,处罚法人 14届大会;199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中日公务员贿赂犯罪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1994年至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与法国巴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4.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对成立罪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本罪犯罪构成要件只有三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缺失。排除了主观要件,就等于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纳入 名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设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为了严密刑事法网,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维护国家公务人员的清正廉洁,防止一些人逃避国家法律制裁,是对贪污受贿罪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06.html -
了解详情
赃款的去向决定贪污罪成立的观点认为赃款的去向如果用于公务性开支,就不具备据为己有的主观要件,因而不成立贪污罪。直接从《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来看,贪污罪 构成犯罪的观点,只注意到贪污、贿赂等犯罪侵犯合法财产权这一犯罪客体,而无视贪污、贿赂犯罪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廉洁性和国家正常的管理秩序。 其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70.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对成立罪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本罪犯罪构成要件只有三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缺失。排除了主观要件,就等于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纳入 名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设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为了严密刑事法网,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维护国家公务人员的清正廉洁,防止一些人逃避国家法律制裁,是对贪污受贿罪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91.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对成立罪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本罪犯罪构成要件只有三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缺失。排除了主观要件,就等于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纳入 名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设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为了严密刑事法网,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维护国家公务人员的清正廉洁,防止一些人逃避国家法律制裁,是对贪污受贿罪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0.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对后两种类型的受贿罪以是否收到贿赂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的争议不大,或者说根据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容易理解一些。 的物品反映出来的价格来认定其受贿数额。(2)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犯罪构成理论,受贿犯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这里主观故意的直接指向就是常说的以权谋利,而并非以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5.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收受财物的,即应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由此可见,为他人谋取利益应属主观要件。 ②为他人谋取利益,一般来讲,有以下表现形式之一的,即可认定:一是 职能部门之间的非制约性的影响关系;利用不同行政区域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影响关系,等。 四、罪数问题 贿赂犯罪是现代社会具有广泛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