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于民事义务的违反,但其违反的义务性质是不同的。违约责任主要是对约定义务的违反。当然,现代合同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合同义务不仅仅来源于约定 凡属《产品质量法》中的财产损害,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另外,对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畴,我国《产品质量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3.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的方式予以解决。合同法违约责任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让违约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补救和惩罚所承担的财产支出,维护 占有当事人的财物,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意欲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而合同法中的合同当事人只是通过合同进行正常经济活动从而取得经济利益。但是判断行为人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统一规定了商事合同和民事合同,其中民事合同中就包括了消费者合同。按照合同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合同当事人一方为消费者的场合,应当优先考虑对消费者利益的特殊 不符合约定,因而应当承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有时候,对某类媒介消费合同行为,不仅合同法有所规定,其他的法律也有相关的规定。比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84.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利益损失,给予其物质赔偿那也就成为必要了。 3.合同法应该对公民精神利益进行保护。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作为社会关系 竞合范围上存在着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真空地带。 《合同法》第122条规定了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根据该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保护加以实现;而伴随着的法律的演进,在合同法领域也逐步出现了非财产损害的救济渠道,即将非财产利益纳入违约责任的保护范畴之中。就中国民事立法和司法 。(二)雇佣合同除了旅游合同之外,雇佣合同也是明确可以请求赔偿非财产损害的合同法领域,它主要体现在1998年《德国民法典》修订时增加的第611a条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70.html -
了解详情
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赋予预见方合同解除权虽然丧失了不安抗辩权在大陆法系本身具有防御性这一特征 履行期到来之后,用其他制度来追究违约方的实际违约责任。这样一来必然会浪费守约方的期待交易机会,使守约方利益受损。如果《合同法》第六十八条可适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11.html -
了解详情
可参见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 吴志忠.买卖合同法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49.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说法律所追求的社会正义、公平合理精神应该在法律中体现出来。因此合同法一方面要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不是过去落后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要反映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要求 的,应该减轻加害人的责任。”这个条款在各国的民法当中,既用于侵权行为,也用于合同责任。因此设计合同法时把它规定在违约责任上。可后来修改中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56.html -
了解详情
,它通常适用于合同订立中及合同因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 规定还是比较抽象、简单,内容不是很完善,操作性较差。建立完善的缔约过失责任,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交易的完成,维护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能促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140.html -
了解详情
。 三、可预见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由于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上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因此作为限制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可预见规则没有区分 注释:【作者简介】 王卫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注释】 [1]韩世远.违约损害赔偿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5 [2]曾世雄著.损害赔偿法原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