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和有序。因此,法典化时期要求每个人成为经济发起人,成为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主体,逐渐地被组织化、有序化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所取代。20世纪以后主宰社会 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且也在参与经济生活,国家作为特殊的法人,也以民事主体资格从事商业活动。在这种国家全面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的情况下,近代法典化时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7.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或者将法人成立条件分为“实体要件”与“程序要件”,或者将之分为“行为要件”和“资格要件”。综合考虑上述有关理论的要点,民法典建议稿草案在《民法通则》规定的 ”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我国立法上承认非法人团体具有某种性质的的民事主体资格,是不争的事实(如我国《合同法》承认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09.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法律制度,不仅可以使侵权行为人受到行政或者刑事责任制裁,而且通过追究侵权行为人民事赔偿责任,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参与人的行为,充分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保障证券 这里不再重复探讨。下面就操纵行为是否也需要设立前置程序、原告的主体资格、承担民事责任的被告、操纵行为与原告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损害赔偿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8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主要是因为从民法上,我们所讲人格它主要是取得一种主体资格,就是它作为一种民事主体的资格,也就是一种权利能力。在具备了这种权利能力和具备了 秩序的保障,真正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信用经济。所以,确认信用权通过进一步的强化主体对信用所享有的利益,对这个利益进行保护,有助于增进我们的信用观念,增进我们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69.html -
了解详情
完备的关于民事权利结构的分析模式。又如以“产权”混同于“所有权”,以经济学名词如“联营”囊括民事合伙、合同及新成立法人。(2)法律渊源零散。除民法通则外,民事法律 的构成要件,二者应当统一〔50〕。反对人身权单独成编的理由是:人格权为民事主体资格应有的内容,如单独设编条文畸少而与其他各编不成比例,且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3.html -
了解详情
或是其他 非物质性利益,不存在没有“利益”的权利。“法律客体”实际上就是由法律保障法律 主体得以享有的这样一种“利益”[6](P126)。在物权法上这种客体是物,在 的法律解释活动提供法律 依据。 (三)总则中应确认非法人团体及国家的民事主体资格 草案总则编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是对自然人和法人的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1.html -
了解详情
“homo”、“caput”和“persona”。 “homo”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一定是权利义务的主体:“caput”的原意是指头颅或书籍的一章。在古罗马时代,户籍登记 民事责任。在设立过程中法人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因设立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均由设立者承担。法人一旦设立完毕,即告成立之时起,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18.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就是推定下落不明人并未死亡而作出的其仍然活着仍拥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判决。 二、反对设置宣告失踪制度的原因 首先,在现实中,人或者生 达到不必清偿债务的目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设置宣告失踪制度来处理下落不明人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不足取的。 三、构建我国的财产代管制度 我国的台湾地区、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72.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这是一个苏联的民法理论未做过的区分。作者称前者为与人们作为民事主体资格有关的社会关系;称后者主要为知识产权中的身份关系,但也包括监护关系。 的5年内丧失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能力的规定。此间的“身份”,是作为法律能力理解的主体的“人格”的减等状态。如此解释我国民法典总则编草案第3条中的“人身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20.html -
了解详情
为效力待定的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并且,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因投保人对保险车辆不具有保险利益而无效,或者因投保人不具有合法的民事主体资格而无效时,保险公司依法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因为无效保险合同显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