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自由证明。但不能将程序法事实简单地归为自由证明,如发生程序法事实涉及实体法结果的事实之复合性情形时,就应经严格证明。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朴生认为, 的原则凌驾于公正原则之上。比如,对于自首情节的认定,必须要进行严格证明,否则仅要求自由证明,那势必导致自首情节的滥用。 3. 违法阻却、责任阻却事由。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2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检察官并未充分介入侦查,从而不具有介入侦查过程所不可避免带来的有罪假设的主观偏向,也不是对自己侦查结果的审查,从而能够被寄望客观、公正地履行公诉职能 从外部进行司法审查,所以,其无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防止检察院偏心地滥用职权,而致力于保障法官独立地审查、制约检察官滥用起诉权。但是,为防止演变成先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10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检察官并未充分介入侦查,从而不具有介入侦查过程所不可避免带来的有罪假设的主观偏向,也不是对自己侦查结果的审查,从而能够被寄望客观、公正地履行公诉职能 从外部进行司法审查,所以,其无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防止检察院偏心地滥用职权,而致力于保障法官独立地审查、制约检察官滥用起诉权。但是,为防止演变成先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39.html -
了解详情
于事故发生当天即4月30日全部死亡,丁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贻误事故抢救,故而丁的行为不符合不报安全事故罪共犯的特征。但是,丁在明知煤矿发生重大矿难 、缓报、谎报事故行为,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应当按照滥用职权罪处理。应当强调的是,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61.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证据排除而言,问题较为复杂,涉及调查收集证据程序的正义性、审判程序的正义性和审判结果的正义性。当事人之间平等的攻击防御是程序正义的核心内涵,通过非法获取的 的证据能力,理由如下: 第一,抑制法院取证权的滥用。西方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直接针对的是警察机构侦查职权的滥用,然其基本功能决非仅限于此,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2.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结果,能够说服事实认定者(包括陪审团或没有陪审团审判时的主审法官),对该责任的负担者作出有利的认定。否则,如果需要证明的事实 检察官在完全不具备有罪证据或证据极不充分的情况下提起公诉,是滥用职权的行为。但不一定要达到法院有罪判决所要求的证明程度。在实务中,一般采用有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2.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制度不再使用,相关内容纳入不起诉,这就扩大了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以往的不起诉制度的表述及其性质的认定已不能继续沿用。这就需要我们重新界定不起诉的性质 审判制度,也称准用起诉程序。告发或告诉人对滥用职权罪及公安调查官滥用职权罪,不服检察官作出的不提起公诉的处分,可以请求法院审理该案。德国在起诉中也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851.html -
了解详情
,各方履行完毕前。 2.适用不可抗力的结果要件:只有当疫情防控措施或疫情影响,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况下,才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即属于《合同法》 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9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10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794.html -
了解详情
罪、盗窃枪支罪,后者以造成实际的法益侵害结果作为犯罪成立(不是犯罪既遂)的条件,因而实害犯没有未遂,如过失犯罪与滥用职权罪、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 ;(六)在《刑法》明文规定之外,将不能为违法性提供根据的国家工作人员等特殊身份,作为情节严重的认定根据,违反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七)将原本已经在法定刑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722.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故责任人处理情况则鲜有涉及。其实,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与处理不但因其专业性让新闻媒体望而却步,甚至让法律从业人员也一时难以厘清。因此,全过程谱系式 ,刑事责任为辅。如果有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行为时,重大责任事故的结果可以作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的从重处罚情节。 在目前关于期待可能性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5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