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辑)[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甘文。司法公正和法官独立的内涵[A].毕玉谦。中国司法审判论坛(第1卷)[C].15。 [4]田平安 [7]李浩。证明责任与不适用规范说——罗森贝克的学说及其意义[J].现代法学,2003,(4)。 [8]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13.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倒置应注意:1、原告所负的证明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说原告不负任何证明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 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受害人起诉内幕交易者必须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3.html -
了解详情
而法院则有权调查对案件有意义的事实和收集证据,……”。[6]原苏联民事诉讼法学家多勃罗沃里斯基更明确地指出:“苏联诉讼的证明制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在于,不仅当事人(原告人、被告人,参加案件的检察长或被吸收参加案件的第三人)等有责任向法院提出能够证明自己要求的证据,而且法院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8.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就成了一种必要的妥协。比如在民事诉讼中,如果穷尽了所有的举证、辩论手段仍不能认定案件事实,法官就只有判定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败诉。这与刑事诉讼中 研究的问题。六、余论本文的议题是民事诉讼程序,关于这一议题的讨论主要是从理念出发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宣扬或者提示一种现代民事诉讼的制度理念,我们相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王强义所著的《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陈桂明所著的《仲裁法论》以及西南政法学院张卫平所著的《破产程序 的诉讼模式。[9]四是区分了提供证据责任和证明责任的界限,界定了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含义。五是以多面关系学说论证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六是对诉讼标的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3.html -
了解详情
它就成为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或称待证事实。因此,凡主张代书遗嘱为合法有效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上述实体法所规定的一系列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这些事实关系到具体的 条第1款规定,法院有权认定某种事实为众所周知的而不需要予以证明。这便是前苏联在民事证据上司法认知;但是,根据前苏联民事诉讼纲要第2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55.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文书在说理方面一直非常薄弱,不能根据特定案件的事实,进行有条理的,有逻辑性的分析,以明辨是非责任。许多判决书在叙述认定事实以后,直接得出判决结论 连接“被告提交的证据及证明内容”,体现当事人举证义务与判决理由的一致性。二是要注重结构的层次性,要按照当事人主义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和民事诉讼的规律和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4.html -
了解详情
都要承担,后者只能由控诉方来承担,而且控诉方对所控罪行的必要要件的证明责任,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是不能转移的。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被告方承担的提供证据的 进行分配,则显失公平;而且,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发现实体的真实,以确定国家的刑罚权存在与否,与民事诉讼的为解决私权上的争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认为,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效果,而在肯定对方当事人所主张事实的前提下又附加地提出自己负担证明责任的新事实主张[①]。例如按照抗辩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不侵犯专利权抗辩分为:专利权 的利害关系;原告在起诉中,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人民法院对本案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5160.html -
了解详情
优先于个人利益。刑法调整主要矛盾,民法调整次要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符合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这种刑事优先论的背后隐藏的是国家本位主义、公权可以介入私权的 依附于刑事责任。 最后,虽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初衷是希望刑民判决能够一致,但以现行法律精神检视之,已不符合实际。因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在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