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可谓繁复。 二、《唐律》有关过失犯罪规定的特点 (一)过失犯罪规定趋于严整化 有关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错误的规定,大体上已与过失的心态有所区别。例如 犯罪受到立法上的重视,但在当时罪刑擅断占统治地位的情形下,有关过失犯罪的刑事立法显得如此完备,如果与同一时期西方社会立法状况相比较,不可不承认《唐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28.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刑罚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一致。{4}当然由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能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因此,如何对未成年人的年龄作一限定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被害人的 吸毒罪等犯罪中,被害人所承诺的均是行为人对其基本的财产权、健康权等的侵害行为,这些承诺行为均建立在被害人对这些基本的民事行为的错误认识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17.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刑罚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一致。{4}当然由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能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因此,如何对未成年人的年龄作一限定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被害人的 吸毒罪等犯罪中,被害人所承诺的均是行为人对其基本的财产权、健康权等的侵害行为,这些承诺行为均建立在被害人对这些基本的民事行为的错误认识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10.html -
了解详情
要参考的法规。 ㈠、设定企业处罚时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第十三 其深刻的原因,仍存在。其中,对企业处罚的错误认识,应该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深入思考。纠正认识上的错误,是我们政治思想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另外,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87.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认识,而不是泛指受骗者对案件的一切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受骗者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骗者的行骗行为所引起的,在时间顺序上, 《新刑法案例释解》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出版,第684页 ⑤张穹 《中国经济犯罪罪刑论》,大地出版社 1989 年第 1 版。 第340-341 页。 ⑥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28.html -
了解详情
的核准权一直由最高人民法院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90年代以后,为打击越来越猖狂的毒品犯罪,1991年到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分别授权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五 本身不完善。[16]因此,要改变观念,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认识,形成科学的程序观,认识到实体和程序对诉讼都起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7.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的程度看,应当符合人民法院的立案标准并足以使法院产生错误认识。 虚假诉讼罪属于行为犯,犯罪行为人只要实施了提起虚假诉讼的陈述、提供出伪造的证据 正常执行职务行为。故在对虚假诉讼行为客观方面进行描述时,以“造成人民法院错误判决或执行”取代“诱使法院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更为精确和全面。 四、虚假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7.html -
了解详情
用生动的语言调动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的情绪,如对被害人所遭受危害的同情和对被告人犯罪行为的痛斥,体现公诉人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昂然正气,使旁听群众为之动容,在法庭辩论之 争取同情不能滥用,要控制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③澄清认识法。即排除和澄清旁听群众所固有的错误认识,保证法庭辩论的正常开展。在一些有较大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9.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由此可见,该款的立法原意在于鼓励公民同犯罪行为做斗争,纠正立法粗疏,增加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立法者是在正当防卫 其积极意义,甚至产生其可以代替刑罚权的错误认识;也不能一味着眼于其缺陷大加批判,认为其是构成严重暴力犯罪的诱因。针对其法律规定的缺陷要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1.html -
了解详情
上 欺骗的本义是指行为人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掩盖事实真相,使受动方陷于认识错误而做出与其本意不一致的表示。欺骗的成立必须以对方意识的存在为前提 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的行为作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