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词的清晰明确。 6. 我国刑法第13条明文规定了犯罪的定义,同时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为我们判断犯罪的规定是否适当提供了科学的 据不同的犯罪性质设置了不同的刑种。我国刑法对危害生命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致人死亡、抢劫致人死亡以及其他特别严重的犯罪,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1983年出台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更是将作为?9年刑法中非死刑罪名的流氓罪、故意伤害罪、拐卖人口罪、非法制造、买卖 、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20年有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4.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规定的具体操作有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如刑法第十三条规定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刑事立法考虑到法律的固定性同社会生活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一个人犯了故意伤害罪,法官可以给其判处有期徒刑;或是拘役,或是管制,这是刑罚执行方式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2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其目的不在于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而在于使被害人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利用其担心受到更为严重侵害的心理,使其 鉴于非法拘禁行为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并非任何情况下一经实施即构罪。但倘若拘禁时间不长,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不以犯罪论处。比如,从案例可知,如果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13.html -
了解详情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事侦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2006年11月,党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非犯罪化、非监禁化、非司法化的基本要求,对于没有犯罪事实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得立案,对于已经立案的要坚决撤销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12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意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 、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三)故意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74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性却未达到严重程度的行为,关键在于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有学者说得更加直白:刑法第13条不认为是 事实,却主要是由(立法者的)主观选择性所决定的。故意殴打他人造成轻伤这个事实,无论有没有故意伤害的刑法罪名和是否规定了民事侵权的赔偿后果,它都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47.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的重点保护。入户盗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住宅权,而且极易引发抢劫、故意伤害、杀人、强奸等恶性刑事案件,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安全,社会危害性比普通盗窃 但书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外,均应构成盗窃罪,这是非数额盗窃犯罪的基本特征。认定非数额盗窃罪还应准确区分盗窃罪与其他罪的界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430.html -
了解详情
滨海县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刘某用语言劝导证人改变证言的行为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依法惩处是正确的。在关于裁判理由的说明中,没有就如何理解引诱这个争议极大的问题 首例安乐死案件,1991年4月汉中市人民法院对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的蒲连升、王明成做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无罪判决,1992年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21.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由于以3年作为量刑幅度的界点,如果罪犯没有减轻情节,则和解标准 ?》,《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4]1997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5]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基础上的不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