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 (三)笔者观点:应 权威的这一特殊影响,来达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作为一种制度理性和实践理性,司法权威之确立表明法律在逐步完善,生活中得到人们的尊重、信仰和服从。司法没有权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75.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告诉的才处理。这一刑法条文引起了学者们较长时间的争论,特别是关于遗忘物的规定。为什么遗失物没有作为侵占罪的对象呢? 关于遗失物和遗忘物之间是否有区别 :将他人的遗忘物、遗失物、埋藏物或者其他脱离他人占有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7.html -
了解详情
是谁,在何时何地犯罪,赃物的种类与数量等细节。2、关于收购赃物的情节。首先,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对收购赃物罪的规定,没有犯罪情节或犯罪数额的限制 一罪论处。因为这种情形中,行为人对购买的财物所具有的赃物性并不知情,因而主观上缺乏收购赃物犯罪的罪过,但由于行为人在交付货款之前产生非法占有的故意,并在此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92.html -
了解详情
说,认为应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其利用职务之便所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的公共财物为界;三是失控加控制说,认为应以公共财物是否已经脱离所有单位的 应注意的问题(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高检1997年12月31日《关于检查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中若干数额的规定》第一条第1、2项,个人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9.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情形,对于防控社会风险有积极地意义。但是,考察我国刑法中关于危险犯的适用规定以及现阶段我国社会某些特定风险威胁不断加剧的现实,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刑法 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对于非法占有的目的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性推定。《纪要》规定,行为人通过诈骗方法非法获得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18.html -
了解详情
巨大的认定标准 根据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抢劫公私财务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 ,根据吸收犯中重罪吸收轻罪的原理,对债权人只能以绑架罪一罪定罪处罚。当然,如果行为人索要的数额稍稍超出债务的数额,可以认定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4.html -
了解详情
保险事故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但其明知正在进行保险诈骗活动,而在其环节中提供帮助。所以,应当按照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追究其保险诈骗共同犯罪的责任。 予以省略。事实上,我国刑法第198条的对保险诈骗罪客观要件的规定足以说明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为该条规定的五种行为中的目的行为都是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认定具有重要意义。从合同诈骗罪的立法渊源来看,本罪的合同似应指经济合同,因为刑法第224条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主要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占有之推定,应不予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如何认定刑法第224条第(5)项规定的其他方法 由于在现实中用以诈骗的方法多种多样,故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89.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实质解释,而不是单纯对案件事实进行实质解释;如果缺乏构成要件的规定,换言之,如果刑法没有对某种行为设置构成要件,当然不可能将其解释为犯罪。 事实上, ,国外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也可以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频繁遇到的财产罪问题。同样,借鉴和引进国外的理论学说,并不妨碍而是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3.html -
了解详情
转归他人所有,故对贪污罪中的非法占有应理解为非法据为已有或转归他人所有。 三、共同犯罪问题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与前两款所 较大的争议。为了解决贪污罪共同犯罪的定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6月27日作出了《关于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涉及贪污罪的有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