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可能导致宪政上的困境。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并不能有效地达到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应该取消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规定。 关键词:单位犯罪 双重标准 宪政悖谬 现实困境 ,而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使其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另一种是所谓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1.html -
了解详情
, 也没有完全排除中止犯的社会危害性因素和形势政策的因素抑或出于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之考虑。例如, 论者指出: 对中止犯应当减免刑法的核心或者说根本原因是 看, 对中止犯, 有必要减免处罚。 可见, 预防与报应的双重需要为中止犯之刑罚减免提供了政策上的根据。也就是说, 中止犯与预备犯、未遂犯在报应与功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可能导致宪政上的困境。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并不能有效地达到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应该取消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规定。 关键词:单位犯罪 双重标准 宪政悖谬 现实困境 ,而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使其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另一种是所谓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6.html -
了解详情
, 也没有完全排除中止犯的社会危害性因素和形势政策的因素抑或出于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之考虑。例如, 论者指出: 对中止犯应当减免刑法的核心或者说根本原因是 看, 对中止犯, 有必要减免处罚。 可见, 预防与报应的双重需要为中止犯之刑罚减免提供了政策上的根据。也就是说, 中止犯与预备犯、未遂犯在报应与功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1.html -
了解详情
,则向两极化方向展开。不仅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特点是轻轻重重,并且西方国家的刑罚也同样呈现轻轻重重的特色。[7]从社会现实治安状况来看,我国当前面临着与西方国家 态势严重,民众支持),但是它背离了刑法的罪刑相当原则,也与现代的刑罚目的观背道而驰,其合理性是值得质疑的,也引起了美国学界和实务界的极大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4.html -
了解详情
可分为法律的必要说和进化论的必要说。前者为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吉米边沁对国家刑罚权的合理性所作的解释;后者为意大利学派创始人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1835 ,或者说当惩罚能够起到排除更大的罪恶时,那么刑罚便是必要的、合理的。 因为必要的目的证实了必要的手段的正当性。 然而,必要说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3.html -
了解详情
则没有给以足够重视,结果是刑法学体系陷入目前的超稳定状态。反思传统的刑法学体系,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突出重围,准备重构。 一 德国著名哲学家包尔生指出,所有历史进化都 ,结果是在犯罪论中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当作定罪量刑的根据,而在刑罚论中又把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视为用刑施罚的指南,这就造成了犯罪论与刑罚论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素养、社会阅历、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中,法官对国家设立刑罚的目的、作用的总体认识以及采取何种价值尺度和标准来具体判断衡量对一个被告人判处 推动作用。 三、从观念到现实:关键在于确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 之所以倡导法官在刑罚适用上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因为人和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从修身齐家,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6.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而刑法保障功能关注的则是防止社会成员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免遭国家刑罚权的不当行使的侵犯。 二、刑事政策与惩罚犯罪、人权保障 德国刑法学家克兰斯 人权保障之间找到一个兼顾二者的最佳平衡点。所谓最佳就是在这个平衡点上,惩罚犯罪的刑罚目的最大限度的得到了实现,人权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简言之,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5.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概括而成,量刑制度是刑事立法机关根据刑罚目的遵循量刑原则制定的如何量刑的具体体系化的构成。它区分于量刑原则、量刑 罪,案件进入量刑阶段。法官遵照量刑指南根据犯罪基本事实和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决定刑罚的轻重。量刑是法官的专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陆法系诉讼制度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