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经济胁迫为理由撤销合同呢?美国有些判例认为可以撤销合同。[3]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1981)第176条提出了相同效果的规则。美国法院常常以此作为判定合同 以其作为手段来获取合同的订立属非法时,均为不正当的胁迫。由此可见,《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是允许合同因胁迫而无效的,但胁迫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60.html -
了解详情
罗马公约,以允许当事人选择一个非国家的法律,如选择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或欧洲合同法原则作为调整合同的准据法。 (2)默示选择。当事人对准 上解决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管辖权问题,这一原则几乎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各国和有关国际公约的支持。通常认为,管辖权选择条款确定的法院至少应该与管辖法院有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48.html -
了解详情
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因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商事活动或法律活动的人士来说,掌握《合同法》与《公约》的规定,明晰其间的差异 成立。因而,明了实质性变更的范围及国内外对此规定的差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30.html -
了解详情
上有些细微变化。“可以参照我国相应的法律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1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以下。 54 参见肖永平:《论国际商事惯例在我国的适用》,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8.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由在立法、判例及学说上作出严格、明确的限定。目前,我国正进行的统一合同法的立法,关于如何规定合同法定解除属于重要疑难之一。由于我国法学界对合同解除制度的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规定。《公约》与《通则》关于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3.html -
了解详情
,已为大多数国家的民法或者合同法所采纳。但关于要约的定义,除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 :《中国民法》[M],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350页。2.冯大同:《国际商法》[M],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3.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9.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仅限于各国民法典中有关反对企业不正当竞争的条款和保护消费者条款。就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而言,很难说其唯一目标在于推动成员国内部市场的建立和运转,但可以被 就被英国法院所接受,尽管该原则对于英国法院来说是闻所未闻的。第四,诸多国际商事公约的问世是两大法系互相融合、彼此宽容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5.html -
了解详情
应用:夫妻财产关系、继承、物权、侵权行为、不当得利、信托以及司法管辖、国际商事仲载,等等。 3、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领域 就其内容而言,意思 一种名为适当法理论(the proper law doctrine)的冲突法学说。它发端于合同法理论,而后扩展到侵权行为及其他领域。其宗旨 以适当为原则来确定准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368.html -
了解详情
,以求得两种价值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学者指出,该项制度的确立体现了战后合同法的最新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参见梁慧星:《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41页;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编译:《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24]B.s.Markesini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106.html -
了解详情
经贸交往的规则接轨,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都确立了严格责任原则。此外,从《合同法》第107条关于当事人一方不 新 人民日报网 4.《合同责任研究》 崔建远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合同法》(修订本) 崔建远 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版 6.《完善我国违约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