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受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影响,实证主义犯罪学发展出了康复性治疗的犯罪控制模式,即犯罪人矫正。从而,通过犯罪治理、犯罪矫正和社区发展来 实证主义者开辟的路线。只不过,新社会防卫论坚决反对科学实证主义犯罪学的生物决定论、心理决定论以及美国犯罪学家们的社会决定论,而试图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对犯罪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748.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了较为严重的治安违法行为者以及其他需要强制施以心理矫治、人格矫治、戒毒治疗、性病治疗、精神病治疗等的人员。 总之,就此问题可另文专门研讨, 翰欣克利曾经因人格异常被美国法院判决无罪,并送交美国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强制治疗。虽然当年美国各界对此判决怒不可遏,且美国不少州因而通过修改刑法严格限制了精神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68.html -
了解详情
但有些抢劫、杀人犯罪者也会因心理或精神上的缺失而屡次犯罪。在此刑法仅就触犯妨害风化罪对其假释的核准须经受强制治疗,有违刑罚公正。其次对于强制治疗 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无疑于剥夺受刑人改过自新得以假释的权利。况且如此立法对于非因心理问题而偶犯者无疑更具侵害。因此1999年刑法修正时删除了这一规定。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几率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事实上,刑罚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心理威慑力量,显然不可能与促成犯罪的基本矛盾等深层次原因相抗衡。[6]也正是在这个 的精神病人的处理,采取两种方式:传统的是责令家属看管,现在可以强制住院治疗。但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及对精神病人管理体制的松散,使得部分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强化公众对刑法规范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奠定公众对刑法规范的内心忠诚而非心理恐惧,从而保证现代刑事法治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功效。我国刑法历来重视对犯罪人的 的精神病人的处理,采取两种方式:传统的是责令家属看管,现在可以强制住院治疗。但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及对精神病人管理体制的松散,使得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4.html -
了解详情
。在医学院就读的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事临床实习,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疾病。当法学教育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时,法学院引用了“诊所”的称号,就产生了 讲内容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切体会学习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在“学以致用”的心理状态下去学习。给学生安排实际案例,把学生作为一名真正的司法工作者置身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和不能改造的习惯犯罪人适用隔离处分,对可能改造的习惯犯罪人和偶然犯罪人适用治疗、矫正处分,对激情犯给予损害赔偿处分,对行刑终了仍有危险性的人和虽 是因为他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通过惩治犯罪来满足社会正义观念,恢复社会心理秩序,报应体现了刑罚目的中的正义原则;预防作为刑罚目的,指对犯罪人之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82.html -
了解详情
,将其送到特定的精神病院,采取强制性医疗措施。这样,一方面可以对精神障碍者施以治疗,从积极的方面消除犯罪成因,一方面使之与社会隔离,使其不能继续危害社会, 的可能性。此项措施不涉及被处分人的人身权利,更易于接受,使被处分人的抵触心理较其它处分小,从而更有利于被处分人的改过。善行保证可以单处,也可以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43.html -
了解详情
应该去的地方核实。中心也可以要求犯罪人在中心呆上大半天,参加强制教育、治疗和咨询服务项目,或者让他们去参加社区劳动。 家庭拘禁:家庭拘禁这种社区非 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区项目,诸如戒毒、戒酒,职业咨询、成人基础教育、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服务等等,同时,他们每天处于矫正官员的直接监督之下。在中国,假释释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家赔偿法将具有如下功能:有效、充分、及时地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弥合受害人的心理创伤,减少社会对抗;对责任机关和责任公务员的侵权行为进行直接否定评价,提高司法 营养费。受害人恢复健康所必须的非药品营养物质费用; (4)残疾辅助器具费; (5)可治疗残疾后续治疗费。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如果某项新技术对治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