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要完全绝对地考虑刑法的保障机能优先,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现行刑法在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上,也并没有根据对适用刑罚 2000 . 384 . 〔 18 〕 李国如,张文.刑法实施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论对法无明文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处理「J」 .法学研究,1999 ( 6 ) : 1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依照犯罪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当法律作出了明文规定,则 刑法定原则的真正实现,还有赖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也就是在司法活动中切实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不仅要强调在司法实务中勿做有罪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依照犯罪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 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当法律作出了明文规定,则必须 定原 则的真正实现,还有赖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也就是在司法活动中切实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不仅要强调在司法实务中勿做有罪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75.html -
了解详情
相济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我国实行的是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中存在自由裁量的广阔空间,因而在司法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 狮子,必须使用闪击。但是,随着人们的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 我们认为,我国应当确定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57.html -
了解详情
对未成年犯罪人都施以特殊司法保护原则,我国也是如此。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实现刑法的双向保护机能,澄清一些片面认识,必须确立罪刑法定理念、双向保护理念和教育为主 犯了罪的人来说,任何法外处罚的做法都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也许一些探索是有益的,但若以破坏罪刑法定原则为代价,则得不偿失。 总之,对未成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63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也必须严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必须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对被告人判处法律所规定的罪名和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否则,如果 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应当成为决定刑罚轻重的客观标准。摆脱了客观主义局限的现代刑法学并不认为社会危害性是一个纯粹客观的范畴,其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犯罪对社会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86.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对一审宣判前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的法定刑是实现刑法人权保障功能的客观需要。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的一项重要的表现就是对被害人实体权益的保障。 行为不予以定罪处罚,否则,恰恰是违背'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的规定的。[11]这就要求在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时不能机械地、仅仅从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78.html -
了解详情
,遗漏的犯罪可能极少,取消类推,全面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故修订后的新刑法实行了完全的罪行法定原则。(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新 ,第310页)这种对执法公正平等的要求,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共同意志。市场经济对刑法公正平等的客观要求,第一是立法上对各种主体平等公正的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9.html -
了解详情
性,但囿于条文简洁的要求,在司法适用尚难以根据条文本身区分绑架罪与其他类似犯罪。因而有必要大致区分绑架罪与相关犯罪,以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其一,绑架罪与 、错迷状态等。?还有人认为,使用引诱、欺骗、以揭发隐私相要挟也是绑架罪的客观手段。?在本案中,被告人以归还欠款为名诱骗被害人至被绑架地,使用了欺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4.html -
了解详情
,铸成冤假错案。当前快速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保证刑法的准确实施是各级司法机关的一项紧迫任务。第二,坚决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正确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权修订后 的特点而使其成为规范一切行为的客观“绳墨”。作为通过对犯罪行为作出普遍调整的刑法,使社会成员受到平等的待遇,从而体现社会正义。因此自古以来,法律被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