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中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在这一规定中,没有要求加害 上诉和申请再审,另一方面在败诉一方不服倒置提出上诉时,可以使上级法院易于审查举证责任倒置的运用是否正确。 (二)司法鉴定的作用 司法鉴定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21.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与协助。1996年国际法委员会通过的《惩治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行法典草案》将环境犯罪列为国际犯罪。1998年罗马外交官大会通过《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之前的筹备过程 与刑事责任》,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以环境刑法较为发达的日本为例,早在19世纪,日本就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4.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导致了有些地方在环保问题上出现了政府失灵的现象。由于政府失灵,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有所抬头。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立法工作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水环境质量负责[11]。此外,《防沙治沙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强化政府责任方面,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立法上的这些规定,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03.html -
了解详情
因果关系。只要存在疫学因果关系,一般即可认定行为人应对自己的排放有害物质行为负刑事责任。 成立普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一般是从自然法则出发,予以认定。那么,成立 这里的举证倒置,是指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方,控诉方仍必须搜集足够的情节证据,并提供环境中的所包含污染物质必然导致环境污染的科学证据。(注: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73.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影响安定团结,危及社会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7年,我国环境纠纷一直稳定在每年10万件左右,1999年猛增到25万多件,2000 的认定以及责任的承担方面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3.环境纠纷主客体具有不确定性 第一,环境破坏的主体具有不确定性。首先是加害主体的多元性。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0.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中的绝对诉讼时效不能适用于环境侵权行为。德国《环境责任法》和日本的环境污染致害行为的案件,都为未作出特别规定而是准 北京 1999。 [8] 《民事诉讼法原理》江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1999。 [9] 《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 金瑞林 载于《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王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2.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条第三、四款规定: 1998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32页。 [10]董文涛:绿色正义的背后 -一起典型环境侵权案件的若干法律思考载于《法政季刊》电子版第03期。 [11]陈泉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89.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该授权并不符合环保护工作的发展。因为经济主管部门往往偏重于经济效益,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冲突时,无疑首先本能地选择经济效益[2]。建议修改为:清洁生产是 工作形势需要是矛盾的。 (七)《环保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险,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在现代化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21.html -
了解详情
均强调国家在实现公共利益上的广泛责任,并为国家代表的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环境污染行为直接损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利益 妨害之诉(public nuisance action)。执行之诉是检察机关根据成文法(主要是一些环境方面的成文法律,如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等)提起的,这些成文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
海环法》) 第91 条第3 款和第94 条也规定了有关海洋环境污染的刑事责任,但此一规定能否真正起到防止海洋生态损害的作用,进而实现保护海洋生态 或吊销许可证只是使生态损害行__为人暂时失去部分经济利益,对于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无能为力,也不能对其他生态损害行为人以足够的威慑力,使其立即停止此类生态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3.html -
了解详情